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
左太冲

左思(约250—305),字太冲,临淄(今属山东)人。西晋时期的诗人和赋家。他出身寒门,自幼勤奋好学,后其妹左芬被选入宫,遂迁居洛阳。为秘书郎,得以博览群书。为作《三都赋》,他广集资料,深入调查。构思写作时,“门庭藩溷,皆著笔纸,遇得一句,即便疏之”。十年赋成。名人皇甫谧、张载、刘逵、卫权等为之作序和注释,于是东都豪贵之家竞相传写,洛阳为之纸贵。

左思因出身寒微,受门阀制度的限制,一生终于下僚,但在文学上成就很高。他的《咏史》诗笔力矫健,情调高亢,气势充沛,《诗品》称之为“左思风力”,当是“建安风骨”的继承和发展。刘勰赞扬“左思奇才,业深覃思,尽锐于《三都》,拔萃于《咏史》”。有《左太冲集》,宋时亡佚。今存《白发赋》《三都赋》,以及《齐都赋》数句和诗十四首。

三都赋序一首

左思在这篇序文中,阐述了文学作品必须真实可信的观点。他创作《三都赋》时,对“其山川城邑,则稽之地图;其鸟兽草木,则验之方志;风谣歌舞,各附其俗”,这样严格要求素材的准确与细节的真实,使《三都赋》的地方色彩鲜明,认识价值提高,加以内容宏博,词语工丽,因而获得不少读者的喜爱。

但他反对文学作品中的夸饰,贬之为“侈言无验,虽丽非经”。而在文学作品中,对现实本质予以夸张描写,正是表现艺术真实必不可少的手法。刘勰在《文心雕龙·夸饰》中说:“自天地以降,豫入声貌,文辞所被,夸饰恒存,虽《诗》《书》雅言,风格训世,事必宜广,文亦过焉。是以言峻则嵩高极天,论狭则河不容舠……辞虽已甚,其义无害也。”清人孙月峰进一步指出《三都赋》也免不了夸饰,说:“《吴都》‘巨鳌’‘大鹏’,《魏都》‘迁善’‘罔匮’,恐亦属虚夸。要之,赋不厌侈言。”这些评论是很中肯的。

盖《诗》有六义焉,其二曰赋。扬雄曰:“诗人之赋丽以则。”班固曰:“赋者,古诗之流也。”先王采焉,以观土风。见“绿竹猗猗”,则知卫地淇澳之产,见“在其版屋”,则知秦野西戎之宅。故能居然而辨八方。然相如赋《上林》,而引“卢橘夏熟”;扬雄赋《甘泉》,而陈“玉树青葱”;班固赋《西都》,而叹以“出比目”;张衡赋《西京》,而述以游海若。假称珍怪,以为润色。若斯之类,匪啻于兹。考之果木,则生非其壤;校之神物,则出非其所。于辞则易为藻饰,于义则虚而无征。且夫玉卮无当,虽宝非用;侈言无验,虽丽非经。而论者莫不诋讦其研精,作者大氐举为宪章,积习生常,有自来矣。余既思摹《二京》而赋《三都》,其山川城邑,则稽之地图;其鸟兽草木,则验之方志;风谣歌舞,各附其俗;魁梧长者,莫非其旧。何则?发言为诗者,咏其所志也;升高能赋者,颂其所见也。美物者贵依其本,赞事者宜本其实。匪本匪实,览者奚信?且夫任土作贡,《虞书》所著;辨物居方,《周易》所慎。聊举其一隅,摄其体统,归诸诂训焉。

《诗经》有六义,第二义叫“赋”。扬雄说:“古代诗人所作之赋,辞藻既华美富丽,思想内容又合乎雅正的准则。”班固说:“赋,是古诗的变体。”古代君王采集地方歌谣,是为了从中考察各地方的风土人情。看了“绿竹猗猗”的诗句,就知道卫国的淇水岸边盛产绿竹;见了“在其版屋”的诗句,就了解秦国西部羌人居住版屋的习俗。因此足不出...

  • 1页15条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彭公案

《彭公案》以彭朋出知三河县、升绍兴知府、擢河南巡抚、授兵部尚书查办不同事务为线索,叙述李七侯、黄三太、杨香武、欧阳德等一班侠客协助他惩恶诛奸、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