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“于后则却背华容[1],北指昆仑[2],缘以剑阁[3],阻以石门[4]。流汉汤汤[5],惊浪雷奔,望之天回[6],即之云昏[7]。水物殊品[8],鳞介异族[9]。或藏蛟螭[10],或隐碧玉[11]。嘉鱼出于丙穴[12],良木攒于褒谷[13]。其树则有木兰梫桂[14],杞
椅桐[15],棕枒楔枞[16];楩楠幽蔼于谷底[17],松柏蓊郁于山峰[18]。擢修干[19],竦长条[20];扇飞云,拂轻霄。羲和假道于峻歧[21],阳乌回翼乎高标[22]。巢居栖翔[23],聿兼邓林[24]。穴宅奇兽,窠宿异禽;熊罴咆其阳[25],雕鹗
其阴[26];猿狖腾希而竞捷[27],虎豹长啸而永吟[28]。
【注释】
[1]于后:指蜀郡北部地方。古人常以南为前,北为后。却背:背靠。华容:水名。在今四川江油之北。
[2]昆仑:山名。
[3]剑阁:在今四川剑阁东北大剑山、小剑山之间,是军事戍守要地,以险要著称。
[4]石门:山名。在今陕西勉县东北。
[5]汤汤(shāng):水势浩瀚貌。
[6]望之天回:远望江水浩瀚,惊涛奔腾,觉得天空也回旋动荡。
[7]即之云昏:近看水花飞溅,水气迷蒙,好似云雾昏暗。
[8]水物殊品:水中物产种类不同。
[9]鳞:鱼类。介:龟、蚌之类。
[10]蛟:古代传说中的动物。一说,穿山甲之类,常随山洪流出,古人误以为能发水。螭:传说中的无角之龙。
[11]碧玉:水中所产之美玉。
[12]嘉鱼:一种状似鳟鱼的鱼,是当地特产。丙穴:刘渊林注:“丙穴在汉中沔阳县北,有鱼穴二所,常以三月取之。丙,地名也。”又,高步瀛《文选李注义疏》引胡绍煐曰:“《御览》卷五十四引《周地图》:‘顺政郡丙穴,以其口向丙,因以为名,沮水经穴间而过,或谓之大丙水。每春三月上旬,复有鱼长八九寸,或二三日联绵从穴出跃,相传名为嘉鱼。’”
[13]攒:聚集。褒谷:川陕交界处的山谷,南口名褒谷,北口名斜谷。谷中出产优质木材。
[14]木兰:一种常绿树,果如小柿,味甘可食。梫(qǐn)桂:木桂。
[15]杞(qǐ):杞柳。
(xiāo):一种落叶乔木。椅(yī):一种可作细木料的乔木。
[16]棕枒(yē):即棕榈。楔(xiē):有刺的松。枞(cōng):松类。
[17]楩(qián):黄鞭木。南方大木,质地坚密,为建筑良材。幽蔼:深密貌。
[18]蓊郁:茂盛貌。
[19]擢(zhuó):挺出。修干:长的树身。
[20]竦(sǒng):高耸。
[21]羲和:神话中为太阳驾车的神,因此成为太阳的代称。峻歧:指高树的枝杈。
[22]阳乌:神话中住在太阳里的三足乌,也是太阳的代称。高标:高山顶峰。
[23]巢居:代禽鸟。栖翔:或停或飞。
[24]聿(yù):发语词,与“此”字略同。兼邓林:指禽鸟飞栖皆在林中。
[25]罴(pí):熊类,亦称人熊。阳:山的南面。
[26]雕、鹗(è):皆为鹰类。
(yù):飞得迅速。阴:山的北面。
[27]狖(yòu):黑猿。腾希:在空处纵跳。希,空处。
[28]永吟:长声叫。
【翻译】
“北面靠着华容水滨,直抵昆仑,边沿有雄关剑阁,屹立着险塞石门。汉水浩浩荡荡,惊涛响如雷霆,远望像天旋地转,近观见云雾深沉。水生动物品种不一,鳞族介类无法估计。有的深潭潜伏蛟龙,有的砂砾藏有碧玉。美味的嘉鱼出产于丙穴河中,优质的木材丛生在褒斜谷里。树木品种既有木兰梫桂、杞
椅桐,还有棕榈楔枞;楩楠木茂密地生于谷底,松柏树蓊郁地长在高峰。巨干挺立,长条高耸;扇走了流云,动荡于高空。太阳神碰着树枝也只有改道前进,三足乌遇到高山也只有绕路飞行。无数雀鸟栖息飞翔,数目之多倍于邓林。山洞卧着特异的野兽,鸟巢宿着珍奇的飞禽;熊罴在山南咆哮,雕鹗在山北飞腾;猿猴在空旷处竞相跳跃,虎豹在尽情地呼啸长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