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咏史》作者介绍。
杂诗十首
《杂诗》十首是张协的代表作,不作于一时一地,内容较为广泛,可看作是一组“随感录”诗。据《晋书》本传,张协曾任河间内史等职,“在郡清简寡欲。于时天下已乱,所在寇盗,协遂弃绝人事,屏居草泽,守道不竞,以属咏自娱”。诗篇大体表现了诗人淡然尘外的情趣及不偶于世的沉忧。情感的表现较微婉冲淡,语言也较朴素明净,故形成了一种与同时代的潘、陆不同,而与后来的陶渊明相似的素淡风格。虽然张协胸次难与渊明比肩,然其语言倒还有警拔工巧的一面,这突出地表现在对自然景物的刻画上,如“腾云似涌烟”“密雨如散丝”等句,都颇具形似之工,堪称精妙。故锺嵘《诗品》评云:“巧构形似之言……词采葱蒨,音韵铿锵,使人味之,亹亹不倦。”何焯《义门读书记》更进一步指出这是“于建安能者而外,复变创斯体”。的确,对自然景物作细微刻画是张协《杂诗》的特色所在,同时也是中国诗歌在艺术意趣上逐渐走向精致的一个标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