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朝登鲁阳关,狭路峭且深。

【原文】

朝登鲁阳关[1],狭路峭且深[2]

流涧万余丈[3],围木数千寻[4]

咆虎响穷山[5],鸣鹤聒空林[6]

凄风为我啸,百籁坐自吟[7]

感物多思情[8],在险易常心[9]

朅来戒不虞[10],挺辔越飞岑[11]

王阳驱九折[12],周文走岑崟[13]

经阻贵勿迟[14],此理著来今[15]

【注释】

[1]这首诗写“经阻贵勿迟”的人生体验,实则表明了作者对险恶复杂的社会政治环境所抱的态度。鲁阳:关名。在今河南鲁山西南。

[2]峭:陡直。深:幽深。

[3]万余丈:言峡谷之深。

[4]围木:两手合抱之木。寻:古代长度单位,八尺为一寻。

[5]穷山:深山。

[6]聒(guō):喧扰,声音嘈杂。指鹤的饥鸣之声。《诗经·小雅·鹤鸣》:“鹤鸣于九皋,声闻于野。”又《诗经·小雅·白华》:“有鹙(qiū)在梁,有鹤在林。”

[7]百籁(lài):籁本是从孔隙中发出的声音。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地籁则众窍是已。”这里泛指自然界发出的各种声响。坐:因。

[8]思:悲感。

[9]易:改变。

[10]朅(qiè)来:朅是离去的意思,“朅来”即去来。这里偏用来义。戒:防备。不虞:没有意料到的事,意外。《周易·萃·象》:“君子以除戎器,戒不虞。”

[11]挺辔:谓纵马。辔,马缰绳。飞岑(cén):高峻的山。

[12]王阳:西汉人。九折:九折阪,在今四川荥阳西邛崃山。山路险阻回曲,须九折乃得上,故名。据《汉书·王尊传》,王阳为益州刺史,路过此地,怕出意外,托病辞官。后王尊为刺史,路过这里,问人知是王阳停留的地方,仍命驱马前行。李善注:“然此言王阳驱九折,盖驱马而去之也。”

[13]周文:周文王。岑崟(yín):山峻险貌。此指崤山,也作“殽山”,在今河南洛宁西北,山势险峻。《春秋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:“蹇叔之子与师,哭而送之曰:‘晋人御师必于殽。殽有二陵焉:其南陵,夏后皋之墓也;其北陵,文王之所辟风雨也。必死是间,余收尔骨焉。’”《春秋公羊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百里子与蹇叔子送其子而戒之曰:‘尔即死,必崤之嵚岩,是文王之所辟风雨者也。’”何休注:“其处阻险隘,势一人可要百,故文王过之驱驰,常若辟风雨。”

[14]经阻:经过险阻之地。迟:缓慢。

[15]著:显明。来今:犹言古今。

【翻译】

早晨动身去攀登鲁阳关,羊肠小道既陡峭又幽深。

涧流在万余丈深的谷底,合抱的大树高达数千寻。

猛虎的咆哮声震动深山,白鹤的饥鸣声响彻空林。

凄厉的山风在耳边呼啸,各种声音因而自动悲吟。

面对此景生出许多悲感,身处险境改了平常心情。

来后要提防不测的意外,骑马赶紧越过崇山峻岭。

王阳驱马离开九折险阪,周文王驰过崤山的北陵。

经过险阻贵在不要迟缓,这个道理可以昭明古今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