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
司马长卿

见《子虚赋》作者介绍。

封禅文一首

“符命”是古代认为天赐祥瑞与人君,以为受命的凭证。《文选》将“符命”列为一种体例,凡叙述祥瑞征兆、为帝王歌功颂德的文章都收入此类。《文选》共收司马相如《封禅文》、扬雄《剧秦美新》、班固《典引》三篇。

封禅是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典礼。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,报天之功,称封;在梁父山上辟场祭地,报地之德,称禅。相传古时封泰山、禅梁父者七十二家。秦汉以后,历代帝王都把封禅作为国家大典。本文颂扬大汉种种祥瑞及武帝丰功伟绩,认为可以举行封泰山、禅梁父的典礼。据《史记》本传记载,司马相如病重,汉武帝派人前往叫他写文章。使者到时,司马相如已经死了。他的妻子对使者说,司马相如还没有死的时候,写了一卷文章,并说,如有使者来求文章,就把文章交给他。司马相如的遗著,就是这篇《封禅文》。本文由两部分组成:前一部分写为什么要举行封禅大典,以议论为主;后一部分是对“大汉之德”的歌颂,是一篇韵文。

于是大司马进曰:“陛下仁育群生,义征不 ,诸夏乐贡,百蛮执贽。德侔往初,功无与二,休烈浃洽。符瑞众变,期应绍至,不特创见。意泰山、梁甫,设坛场望幸。盖号以况荣,陛下谦让而弗发,挈三神之欢,缺王道之仪,群臣恧焉。或曰,且天为质暗,示珍符,固不可辞。若然辞之,是泰山靡记,而梁甫罔几也。亦各并时而荣,咸济厥世而屈,说者尚何称于后,而云七十二君哉!夫修德以锡符,奉命以行事,不为进越也。故圣王不替,而修礼地祇,谒款天神,勒功中岳,以章至尊。舒盛德,发号荣,受厚福,以浸黎元,皇皇哉!此天下之壮观,王者之卒业,不可贬也!愿陛下全之。而后因杂搢绅先生之略术,使获耀日月之末光绝炎,以展寀错事,犹兼正列其义,祓饰厥文,作春秋一艺。将袭旧六为七,摅之亡穷,俾万世得激清流,扬微波,蜚英声,腾茂实。前圣所以永保鸿名,而常为称首者用此。宜命掌故,悉奏其仪而览焉。”

为此,大司马进言说:“陛下以仁义养育万民,对不顺服的进行正义地征讨,各中原之国都乐于进贡,各少数民族也带着礼物前来朝见。大汉的美德与前代各朝一样,大汉的功绩盖世无双,盛美的事业贯通如一。祥瑞的事物变幻多端,到一定的期限就会接着出现,不会仅仅出现一件。我猜测这正是泰山、梁父设坛场,盼望陛下亲自前往的征兆吧。大凡...

  • 1页11条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彭公案

《彭公案》以彭朋出知三河县、升绍兴知府、擢河南巡抚、授兵部尚书查办不同事务为线索,叙述李七侯、黄三太、杨香武、欧阳德等一班侠客协助他惩恶诛奸、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