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华(约290年前后在世),生平不详。李善注引王俭《七志》:“木华,字玄虚。华集曰:‘为杨骏府主簿。’”杨骏为晋武帝、晋惠帝时太尉,木华既为太尉府主簿(掌管簿籍的官员),当为晋武帝、惠帝时人无疑。李善注又引南朝傅亮《文章志》:“广川木玄虚,为《海赋》,文甚隽丽,足继前良。”广川即今河北枣强。木华现仅有《海赋》存世。
海赋一首
以海为题的咏物赋,木华并非第一人。东汉有班彪《览海赋》、魏曹丕有《沧海赋》、王粲有《游海赋》。但木华《海赋》采用散体大赋的手法,作品气魄宏大,风格独特。作者抓住大海“其为广也,其为怪也,宜其为大也”的气势,描写大海吞吐日月、容纳百川的雄伟奇丽,蔚为壮观,令人惊心动魄,叹为观止。
《海赋》以独到的眼光,捕捉了普通“舟人渔子”“徂南极东”,与神奇大海周旋的英勇表现,这些平凡的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两晋知识分子崇尚道家卑弱自守、追求出世的思想。因此木华赋予大海“卑以自居”的宽广胸怀与非凡的气度,大海的这种品格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。
《海赋》剪裁得体,别具一格。如海中诸物,只写鲸鱼叱咤风云,横行海中,困厄而死,避免了惯用的俗套,是高明之处,至于其“云锦散文于沙汭之际,绫罗被光于螺蚌之节”两句,以喻格为主格,为脍炙众口之佳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