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重答刘秣陵沼书》作者介绍。
辩命论一首 并序
《梁书·刘峻传》:“高祖(梁武帝)招文学之士,有高才者,多被引进,擢以不次。峻率性而动,不能随众沉浮,高祖颇嫌之,故不任用。峻乃著《辨命论》以寄其怀。”李善题解:“孝标植根淄右,流寓魏庭,冒履艰危,仅至江左,负材矜地,自谓坐致云霄,岂周逡巡十稔,而荣惭一命,因兹著论,辞多愤激,虽义越典谟,而足杜浮竞也。”又引刘璠《梁典》云:“峻字孝标,《辩命论》盖以自喻云。”文章名为“谨述天旨”,实为借题发挥;表面上说穷通得失“咸得之于自然,不假道于才智”,表示应“明其无可奈何,识其不由智力。逝而不召,来而不距,生而不喜,死而不戚”,实则深寓着对不平现实的不满。反复申论,文采斐然,风骨遒劲,为古今传诵的名篇。《梁书》本传引录作者《自序》,其文有云:“余自比冯敬通,而有同之者三,异之者四。何则?敬通雄才冠世,志刚金石;余虽不及之,而节亮慷慨,此一同也。敬通值中兴明君,而终不试用;余逢命世英主,亦摈斥当年,此二同也……”为直陈感慨之作,可与本文参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