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
刘孝标

见《重答刘秣陵沼书》作者介绍。

辩命论一首 并序

《梁书·刘峻传》:“高祖(梁武帝)招文学之士,有高才者,多被引进,擢以不次。峻率性而动,不能随众沉浮,高祖颇嫌之,故不任用。峻乃著《辨命论》以寄其怀。”李善题解:“孝标植根淄右,流寓魏庭,冒履艰危,仅至江左,负材矜地,自谓坐致云霄,岂周逡巡十稔,而荣惭一命,因兹著论,辞多愤激,虽义越典谟,而足杜浮竞也。”又引刘璠《梁典》云:“峻字孝标,《辩命论》盖以自喻云。”文章名为“谨述天旨”,实为借题发挥;表面上说穷通得失“咸得之于自然,不假道于才智”,表示应“明其无可奈何,识其不由智力。逝而不召,来而不距,生而不喜,死而不戚”,实则深寓着对不平现实的不满。反复申论,文采斐然,风骨遒劲,为古今传诵的名篇。《梁书》本传引录作者《自序》,其文有云:“余自比冯敬通,而有同之者三,异之者四。何则?敬通雄才冠世,志刚金石;余虽不及之,而节亮慷慨,此一同也。敬通值中兴明君,而终不试用;余逢命世英主,亦摈斥当年,此二同也……”为直陈感慨之作,可与本文参读。

尝试言之曰:夫通生万物,则谓之道;生而无主,谓之自然。自然者,物见其然,不知所以然;同焉皆得,不知所以得。鼓动陶铸而不为功,庶类混成而非其力。生之无亭毒之心,死之岂虔刘之志。坠之渊泉非其怒,升之霄汉非其悦。荡乎大乎,万宝以之化;确乎纯乎,一化而不易。化而不易,则谓之命。命也者,自天之命也。定于冥兆,终然不变。鬼神莫能预,圣哲不能谋。触山之力无以抗,倒日之诚弗能感。短则不可缓之于寸阴,长则不可急之于箭漏。至德未能逾,上智所不免。是以放勋之世,浩浩襄陵;天乙之时,焦金流石。文公疐其尾,宣尼绝其粮。颜回败其丛兰,冉耕歌其《芣苢》。夷、叔毙淑媛之言,子舆困臧仓之诉。圣贤且犹若此,而况庸庸者乎!至乃伍员浮尸于江流;三闾沉骸于湘渚;贾大夫沮志于长沙;冯都尉皓发于郎署;君山鸿渐,铩羽仪于高云;敬通凤起,摧迅翮于风穴;此岂才不足而行有遗哉!

让我试着说说这个问题:畅通无阻地生长万物,这就叫做道;任其生长而无所主宰,这就叫做自然。所谓自然,就是看见万物长成了这个样子,但不知道它们为什么会长成这个样子;同样都不知不觉地有所得,却不知它们为什么会有所得。推动造就了万物却没有下功夫,使众多的物类混然生成却没有花力气。使万物生长并没有养育之心,使万物死亡哪...

  • 1页11条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彭公案

《彭公案》以彭朋出知三河县、升绍兴知府、擢河南巡抚、授兵部尚书查办不同事务为线索,叙述李七侯、黄三太、杨香武、欧阳德等一班侠客协助他惩恶诛奸、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