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马相如(?—前118),字长卿,蜀郡成都(今属四川)人。西汉著名文学家。因仰慕蔺相如而更名司马相如。他少好读书击剑,景帝时为武骑常侍。景帝不好辞赋,乃称病去职,客游于梁,与邹阳、枚乘等扈从,作《子虚赋》传世。后梁孝王死,长卿还家,至临邛,以善琴而结识卓文君,结为夫妻,卖酒营生。武帝读《子虚赋》,赏其才学,召入京师,殊多信任。唐蒙通夜郎、
中,“诛其渠帅”,引起矛盾,长卿受遣出使西南夷,晓以道义,抚以德惠。
司马长卿赋,承骚体而加以发展,成为有韵而散化的正宗时文,为扬、班、张衡等人所模仿,且对尔后的赋作影响甚大。除本文外,尚有《上林》《大人》《长门》等篇,亦为上乘之作。
子虚赋一首
此赋为作者早年之作。虚设楚国使臣子虚出使于齐,在造访乌有先生之时,二人相互问答,子虚以其大国之使自矜,盛夸楚王云梦之猎的壮举,故名曰《子虚赋》。子虚夸言楚有大泽者七,云梦仅七泽中之“小小者耳”,方圆九百里。其中山则隆崇蔽日,土则众色炫耀,石则赤玉玫瑰,水则广泽清池。珍禽怪兽,瑶草奇花,不可胜图。作者在篇中极尽铺张扬厉之能事,充分显示其宏阔神奇的想象力。最后借乌有先生之口批评子虚说:“今足下不称楚王之德厚,而盛推云梦以为高,奢言淫乐而显侈靡,窃为足下不取也。”这即是于“其卒章归之于节俭,因以讽谏”的汉赋创作原则的具体体现。此赋写成之后,辗转传至宫中,武帝读了叹美道:“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!”杨得意侍于帝侧,对曰:“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。”武帝惊喜,即召相如入京,任之为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