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藉田赋》作者介绍。
笙赋一首
《笙赋》对笙的制作材料、制作方法、形状和结构,以及如何吹奏、音响特点,都做了详细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。也引述了各种笙曲,并将笙和其他乐器做了比较。文中既表达出作者对笙的推崇,也显示了笙在古代是一种重要的乐器。
此赋为了渲染笙的表现,作了不少设想,且状物写情,细致入微,直叙、比喻、夸张,将笙的美妙音响表现得淋漓尽致。作者仕途不达,升迁无常,在司马氏政权黑暗统治下作了苦苦挣扎,对官场失意感受颇深。这种内心的苦闷情愫,借笙的音乐特点表现出来,由哀心以写哀音。
《笙赋》也很强调音乐的教化作用,提倡儒家“移风易俗,莫善于乐”的观点。尽管在不违背“《章》《夏》”“《韶》《武》”等德音的情况下,也肯定“新声”的动听,但总的倾向是将“德音”与郑、卫之音对立起来。这在当时或许是为了抬高笙的声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