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河、汾之宝,有曲沃之悬匏焉。邹鲁之珍,有汶阳之孤筿焉。若乃绵蔓纷敷之丽,浸润灵液之滋,隅隈夷险之势,禽鸟翔集之嬉,固众作者之所详,余可得而略之也。

【原文】

河、汾之宝[1],有曲沃之悬匏焉[2]。邹鲁之珍[3],有汶阳之孤筿焉[4]。若乃绵蔓纷敷之丽[5],浸润灵液之滋[6],隅隈夷险之势[7],禽鸟翔集之嬉[8],固众作者之所详[9],余可得而略之也[10]

【注释】

[1]河、汾:黄河和汾水。指山西西南部地区。

[2]曲沃:古城名。故址在今山西闻喜东北,于黄河、汾水之间。悬匏(páo):有柄的匏瓜。李善注引崔豹《古今注》曰:“匏,瓠也,有柄为悬匏。可为笙。曲沃者尤善。”匏为八音之一,管乐器。古代用成熟的飘葫芦做笙斗,笙管插在葫芦里,所以古代有“瓢笙”。

[3]邹鲁:皆古国名。邹国在今山东费县、邹城、滕州、济宁、金乡一带,国都在邹(今山东邹城东南)。鲁,在今山东西南部。此指邹、鲁一带地方。

[4]孤筿(xiǎo):即孤竹,特生的竹子。《周礼·大司乐》:“孤竹之管,云和之琴瑟。”注:“孤竹,竹特生者。”孤,独特,独美。筿,细竹。以产于汶阳的竹子为做笙的上等材料。

[5]绵蔓:绵长的细茎。纷敷:分张繁盛之貌。丽:华丽,美好。

[6]浸润:物受水渗透。灵液:雨露。滋:滋润。

[7]隅(yú):山角。隈(wēi):山的转弯处。夷险:谓平治险恶。《淮南子·本经训》:“接径历远,直道夷险。”此指平坦与险恶之处。夷,平坦。

[8]翔集:飞翔和停落。集,群鸟栖止树上。嬉:嬉戏。

[9]众作者之所详:指作《洞箫赋》之王褒、作《长笛赋》之马融、作《琴赋》之嵇康等人。对以上四句所叙说的情况已经做过详细的描述。作者,著书立说之人。详,细说。

[10]可得而略之:指对上述四种情况可以略而不说了。

【翻译】

河汾地区的宝物,有曲沃的葫芦。邹鲁一带的珍品,有汶阳的细竹。至于它们细茎绵长,枝叶纷繁之富丽,饱受天降甘露之滋润,处于边侧险峻之地势,禽鸟在它上面如何飞集嬉戏,这些已经有许多辞赋作家详加描述,我就可以略而不写了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