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至(约249—289),字景真,后改名浚,字允元,代郡(今河北蔚县)人,寓居洛阳。西晋文学家。少时感母训勉之言,从师受学;闻父耕作叱牛之声,自伤不能奉养其父,又投书而泣。及长,论识精辨,才思敏捷,志高而气盛。后出仕辽东,断狱精审,因被称誉。太康中(285年左右),以良吏赴往洛阳,方知母已亡故,又自感才高位卑,壮志不酬,悲愤交加,呼号痛哭,吐血而死。其作《与嵇茂齐书》,为世所重。
与嵇茂齐书一首
李善曰:“《嵇绍集》曰:‘赵景真与从兄茂齐书,时人误谓吕仲悌与先君书,故具列本末:赵至……州辟辽东从事;从兄太子舍人蕃,字茂齐,与至同年相亲。至始诣(往)辽东时,作此书与茂齐。’干宝《晋纪》,以为吕安与嵇康书。二说不同,故题云‘景真’,而书曰‘安’。”按,嵇绍为嵇康之子,《嵇绍集》所言为实。本文是赵景真写给嵇康兄子嵇茂齐的一封书信。该信主要叙写了始往辽东行路的艰难与投告异乡的畏惧心情,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雄心壮志,并感慨自己的忧愤与壮志很难得到茂齐的理解,最后以深切的相思之情作结。该书情真意切,辞意畅达,笔锋凌厉,个性鲜明,颇得嵇康的赞赏,是当时一篇很有影响的书信佳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