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至若兰茝倾顿,桂林移植,根萌未树,牙浅弦急,常恐风波潜骇,危机密发。斯所以怵惕于长衢,按辔而叹息也。又北土之性,难以托根,投人夜光,鲜不按剑。今将植橘柚于玄朔,蒂华藕于修陵,表龙章于裸壤,奏《韶舞》于聋俗,固难以取贵矣。夫物不我贵,则莫之与;莫之与,则伤之者至矣。

【原文】

至若兰茝倾顿,桂林移植,根萌未树,牙浅弦急,常恐风波潜骇,危机密发[1]。斯所以怵惕于长衢[2],按辔而叹息也[3]。又北土之性,难以托根,投人夜光,鲜不按剑[4]。今将植橘柚于玄朔[5],蒂华藕于修陵[6],表龙章于裸壤[7],奏《韶舞》于聋俗[8],固难以取贵矣。夫物不我贵,则莫之与;莫之与,则伤之者至矣[9]

【注释】

[1]“至若”几句:李善注:“喻身之危也。根萌未树,故恐风波潜骇;牙浅弦急,故惧危机密发也。”按,兰茝倾顿,喻己被摧残打击;桂林移植,喻己为避免摧残而迁徙辽东;根萌未树,喻己初到辽东根基未立;牙浅弦急,喻敌对势力如弦上之箭瞄准自己;风波潜骇,危机密发,喻自己常恐遭受敌对势力的偷袭与暗算。茝(chǎi),一种香草。桂,芳香之树。树,立。牙浅,指牙浅露之时,即指牙钩住弓弦之时。牙,弩机的关键部件之一,可钩住弓弦,牙缩下,钩住的弦就劲弹而出。

[2]怵(chù)惕:戒惧。长衢(qú):长道,长路。衢,四通八达的道路。

[3]按辔:乘马时控制缰绳缓行。

[4]“投人”二句:指投人以夜光的宝璧,却很少不碰到对方手持剑把相对待。借喻自己以善意待人,而对方却往往恶意相报。邹阳《狱中上书自明》:“夜光之璧,以暗投人于道。众莫不按剑相眄者。”鲜,少。

[5]植橘柚于玄朔:曹植《橘赋》曰:“背江洲之气暖,处玄朔之肃清。”玄朔,北方。玄,黑色,北方之色。按,橘柚为南方的植物,寒冷的北方不可能生存。

[6]蒂:蒂结。华:同“花”。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曰:“譬若树荷山上,而畜火井中。”可知这里指荷花。修陵:修长的山陵。按,种植水生植物荷花与藕在修陵之上,也不能生存。

[7]表龙章于裸壤:李善注:“龙,衮龙之服也。章,章甫之冠也。裸壤,文身也。《庄子》曰:‘宋人资章甫适诸越,越人断发文身,无所用之。’”意指到裸体文身之地销售绣龙的衣服、精美的帽子,是无的放矢,不可能为对方所看重。

[8]《韶舞》:虞舜的乐舞,为上古之乐,以美盛高雅著称。聋俗:一般的俗人不能接受上古的《韶舞》之乐,实际上与聋人无异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肩吾曰:“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,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。”

[9]“夫物”几句:《周易·系辞》曰:“无交而求,则民不与也;莫之与,则伤之者至矣。”意谓对方不贵重我,就不能同对方交往;不能同对方交往,那么想伤害我的人就来临了。

【翻译】

至于我背离故土漂泊异乡,一如芳草兰茝被倾折委顿,桂树之林被迁移种植;好比根苗的萌芽尚未生出,常恐风波暗暗地惊骇摧残;又好比弩弓浅显而弓弦紧急,常恐危机暗发为冷箭所中。这就是我在四通八达的长道上为之戒惧,骑马缓行为之叹息的原因。再说北方的土质,难以寄托根苗,即使投之以夜光的宝璧,也很少有不按剑相待的。而今将迁移南方生长的橘、柚到北土种植,把水生的荷花与莲藕种植在高山之上,把绣龙的衣服与精美的礼帽拿到裸体文身的地方去推销,把虞舜的《韶舞》演奏给不懂音乐的俗人去听,必然很难为对方所看重了。对方不看重我,就不能同对方交往相处;不能同对方交往相处,那么想伤害我的人就会来临了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