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甘泉赋》作者介绍。
解嘲一首 并序
汉之东方朔、扬雄,志大而位卑,才高而不为时所用,颇有不平之感,故一作《答客难》,一作《解嘲》,以自宽慰。扬雄居汉孝哀帝之世,其时丁明、傅晏、董贤专权,凡依附权贵者均俸禄至二千石,雄未之遇也,于是草创《太玄》《法言》等书,以淡泊自守之。
扬雄死后,有人问桓谭扬雄的著作能否流传后世?谭曰:“必传。顾君与谭不及见《汉书·扬雄传》,四十余年,其《法言》大行,而《太玄经》终不显,亦可悲乎!
哀帝时,丁明、傅晏、董贤专权,凡是依附这些权贵的人都可做到俸禄二千石的官吏。那时候,扬雄正在撰写《太玄经》,以此自守其恬淡无为之志。有人嘲笑扬雄要想染成黑色而至今仍然白色,扬雄进行解释,名为《解嘲》。全文如下:
嘲笑者说:“我听说古代的士人,可以称之为人中典范。不在世上则罢,若然生在世上,对上要尊敬帝王,对下要光耀门庭,担任一定的官职,荣获某种爵位,接受天子的符信,分享一份俸禄,穿青戴紫,朱漆其车。现在您先生生逢太平盛世,处在畅所欲言的时代,与贤人同进同出,过金门、登玉堂,为日已久。没有见您出过一条计谋良策,也没有见...
扬雄笑着回答说:“您只知道一味追求荣华富贵,而不懂得一出差错便将诛灭九族!从前,周室败坏,诸侯争雄,吞并而为十二国,后来只剩下六七国,四分五裂,都成了战乱之国。这时候,士人没有固定的君王,国家没有固定的臣子,得士者富,失士者贫,就像鸟类振翅高飞,愿在哪儿栖息便在哪儿栖息一样。所以范雎藏在袋中偷渡到秦国,颜阖破...
“当今大汉天下,东起会稽,西连戎狄,南邻番禺,北抵渔阳。东南有会稽都尉,西北设玉门关候。刑罚有纠墨、锧 ,礼乐四布,讽以《诗》《书》,丧制之礼,一应俱全。天下之士,风靡云蒸,鱼龙混杂,云集宇内,家家以稷、...
“古代的士人,有的释囚松绑而拜为丞相,有的才脱布衣便登三公之位,有的倚靠夷门嗤笑别人不了解自己,有的面对江潭而垂钓,有的游说七十位君王始终未遇,有的立谈之间拜为上卿,有的千乘之主屈驾于陋巷之间,有的君王亲自持帚清道迎接士人。正因为这样,士人有机会游说君王、奋笔疾书,即使君王有所失误也终无所见屈。现今县令不请教...
“而且我听说火光炎炎,终究要熄灭;雷声隆隆,必然要停止。观火闻雷,时盈时实,天将停止其雷声,地将收藏其火光。富贵之家,鬼神最爱光顾。手握权柄者,物盛难免必衰;默默无闻者,长存天地之间。身居高位者危亡有日,淡泊自守者养真全身。所以说,识得玄默,守道之极。又清又静,道德之精。恬淡寂寞,守德之则。虽古今世异事变,人...
嘲笑者说:“对!然而,没有《太玄经》您就无以成名了吗?范雎、蔡泽等人不是没有《太玄经》也成名了吗?”
扬雄说:“范雎,是魏国的流亡者,肋骨打断,腰椎受伤,幸免于刑役之苦,诚惶诚恐,经人扶持而装入布袋之中,后来激怒秦昭王,离间秦昭王与泾阳君的关系,扼了穰侯的咽喉,取而代之,以为秦相,这事做得正当其理。蔡泽,原是燕国的平民百姓,长得龇牙咧嘴,鼻梁下塌,口鼻流涎,然而一到西秦,高揖丞相范雎论道是非,无异于扼住别人的...
《彭公案》以彭朋出知三河县、升绍兴知府、擢河南巡抚、授兵部尚书查办不同事务为线索,叙述李七侯、黄三太、杨香武、欧阳德等一班侠客协助他惩恶诛奸、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