潘勖(xù,160?—215),字元茂,陈留中牟(今属河南)人。东汉末散文家。初名芝,后避讳,改名勖。少有逸才,献帝时为尚书郎,迁右丞。诏以勖前在二千石曹,才敏兼通,明习旧事,敕并领本职,数加特赐。建安二十年(215),迁东海相。未发,留拜尚书左丞。其年,病卒,享年五十余。据《三国志·魏书》注引《文章志》云:“魏公九锡策命,勖所作也。”
册魏公九锡文一首
刘勰《文心雕龙·诏策》:“汉初定仪则,则命有四品:一曰策书,二曰制书,三曰诏书,四曰戒敕。敕戒州部,诏诰百官,制施赦命,策封王侯。策者,简也。”按,《说文解字》:“册,符命也。诸侯进受于王也。象其札一长一短,中有二编之形。”范文澜《文心雕龙注》曰:“经传多假策为册。”《释名·释书契》:“策书,教令于上,所以驱策诸下也。汉制,约敕封侯曰册。册,赜也,敕使整赜,不犯之也。”故册者,古代帝王封立太子、皇后、王妃或诸侯的命令。
据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,建安十八年,“五月丙申,天子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命公为魏公”。其词云云。九锡者,诸侯有德,天子锡之以九:一锡车马,再锡衣服,三锡虎贲,四锡乐器,五锡纳陛,六锡朱户,七锡弓矢,八锡
钺,九锡秬鬯,谓之九锡。锡者,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