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制诏:使持节丞相,领冀州牧、武平侯。

【原文】

制诏[1]:使持节丞相,领冀州牧、武平侯[2]

朕以不德[3],少遭闵凶[4],越在西土,迁于唐卫[5]。当此之时,若缀旒然[6],宗庙乏祀[7],社稷无位[8],群凶觊觎[9],分裂诸夏[10]。一人尺土,朕无获焉,即我高祖之命将坠于地[11]。朕用夙兴假寐[12],震悼于厥心[13],曰:“惟祖惟父,股肱先正,其孰恤朕躬[14]?”乃诱天衷,诞育丞相[15],保乂我皇家[16],弘济于艰难[17],朕实赖之。今将授君典礼,其敬听朕命[18]

【注释】

[1]制诏:制诏即诏,所以曰制者,王者之言,必为法制。此汉献帝之诏。

[2]“使持节”二句:持节丞相,据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建安十八年记载,当指御史大夫郗虑。持,执也。节,符节,古时使臣执以示信之物。冀州牧,李善注引《魏志》曰:“建安九年,领冀州牧。”武平侯,建安之年秋七月,“天子假太祖节钺,录尚书事……九月,车驾出 制诏:使持节丞相,领冀州牧、武平侯。 辕而东,以太祖为大将军,封武平侯”。

[3]不德:无德。

[4]少遭闵凶:吕延济注:“谓灵帝崩也。”闵,病。

[5]“越在”二句:越,远。西土,指长安。唐卫,据《后汉书·献帝纪》载,初平元年(190),迁都长安。兴平二年(195),车驾东归,李催复追战王师,败,帝渡河幸安邑。建安元年(196)六月,幸闻喜,七月车驾至洛阳。按,河东郡有安邑县、闻喜县,自闻喜入洛,必途经河内,河内本卫国领土,河东本唐尧所封,故曰唐卫。

[6]缀旒:言君主为臣下所挟持,大权旁落。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夫战国交争,戎车竞驱,君若缀旒,人无所丽。”注引《春秋公羊传》:“君若赘旒然。”旒,旗旒也,言为下所执持西东。

[7]宗庙乏祀:宗庙无人祭祀。

[8]社稷无位:言国家失去地位。社稷,土、谷之神。《白虎通义·社稷》:“人非土不立,非谷不食……故封土立社,示有土也;稷,五谷之长,故立稷而祭之也。”历代封建王朝必先立社稷坛 制诏:使持节丞相,领冀州牧、武平侯。 (shàn);灭人之国,必变置灭国之社稷。因以社稷为国家政权的标志。

[9]觊觎(jìyú):企图得到不该得到之物。

[10]诸夏:原指周代分封的诸侯国。后泛指为中国。

[11]“一人”几句:谓天下叛逆,而我无一人之柄,获得尺土之分。一人,一个人。尺土,一尺土。命,道。

[12]假寐:不脱衣冠而寝曰假寐。

[13]震:惊。悼:痛。

[14]“惟祖”几句:言若非曹操祖、父为股肱之臣,以辅佐先帝之政,其谁忧我身者?言曹操忧我。股肱(gōng),原指大腿和胳膊。常以喻辅佐君主的大臣。先正,先帝之政。按,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:曹操之先祖为汉相国曹参,其祖为汉中常侍大长秋、费亭侯曹腾,其父曹嵩灵帝时擢拜大司农、大鸿胪。

[15]“乃诱”二句:谓曹公祖、父,忧深于国,乃进至忠之心于上天,遂生丞相,终保汉室。诱,进忠心。诞,生。丞相,指曹操。

[16]保:安。乂(yì):治理。

[17]弘济:大济。

[18]“今将”二句:谓将封为魏公,授其古先盛礼,使曹公敬承我命。典礼,盛礼。听,承。

【翻译】

汉献帝发布诏书,派出执持符节凭信的丞相,请冀州牧、武平侯曹操前来受领。

我因德运不高,从小蒙受苦难,从老远的长安,来到这历史上的唐卫之地。当时处境正是大权旁落,宗庙无人祭祀,社稷失去了庄严的地位,野心家谋夺江山,眼看中国有割据、分裂的危险。我手下无人,寸土不占,大汉高祖之业绩,将毁于一旦。我早起晚睡,乃至和衣而卧,痛心疾首,心里思忖着:“曹操的祖父和父亲,曾经辅佐先帝为政,现在谁为我分担重任?”忠心感动了上帝,诞生了丞相曹操,他保护和治理汉家天下,大振我于危难之际,我确实依靠着他。今天将要授予隆重的大礼,请敬承我的命令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