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
班叔皮

班彪(3—54),字叔皮,扶风安陵(今陕西咸阳东北)人。东汉时期的史学家和文学家。性格沉静好学,博闻多识。年二十余,逢王莽之乱,时局动荡,乃避难于陇西。初从隗嚣,后知隗嚣必然失败,遂至河西依大将军窦融,建议窦融支持光武帝,并代为撰写归附奏章。深为光武帝刘秀所重,拜为徐令,不久以病免官。他才高而好著述,特别专心史籍,曾经采集前史遗事,旁贯异闻,作《后传》六十五篇,以补《史记》汉武帝太初元年以后之阙。其子班固、女班昭,即以《后传》为基础,写成著名的断代史《汉书》,深为史家所重。晚年任望都长,卒于官。严可均《全后汉文》收录班彪之赋论书记奏事共十八篇,赋有《览海赋》《冀州赋》等,《北征赋》为其代表作品。

北征赋一首

新莽地皇四年(23)后,关中动乱,班彪远避凉州(今甘肃)。他从长安出发,经瓠谷、云阳县、郇邑、邠邑、赤须坂、义渠县、泥阳县、彭阳县,再沿长城西进,又经过朝那县,最后到达安定郡治所在地高平县。他将这次漫长奔波途中的所见《北征赋》。全赋以北行的路程为顺序,通过写景与怀古,表达了对时局的关切,抒发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。由于班彪自己也是颠沛流离中的一员,故感情深沉。赋中对古人古事的评论也都针对现实,有感而发。尤其是对途中景物的描写,渗透了他深沉的政治感情,苍凉悲怆,感染力强。不仅对班昭写《东征赋》深有启发,对后世同类作品也颇有影响。清人孙琮评此赋道:“登山眺野,触目兴怀,虽铺叙寥寥,而哀音历落,具见《黍离》之感。唐人吊古诸作,仿佛似之。”评价颇为中肯。

  • 1页7条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彭公案

《彭公案》以彭朋出知三河县、升绍兴知府、擢河南巡抚、授兵部尚书查办不同事务为线索,叙述李七侯、黄三太、杨香武、欧阳德等一班侠客协助他惩恶诛奸、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