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
刘子骏

刘歆(约前53—23),字子骏,沛(今江苏沛县)人。西汉后期著名学者刘向之子。他少年时代即博通《诗经》《尚书》,并善于撰文,被汉成帝召为黄门郎。其后,受诏命与其父刘向领校秘书,讲解六艺,传记、诸子、诗赋、数术、方技,无所不究。刘向死后,刘歆继承父职为中垒校尉。汉哀帝即位,因大司马王莽的推荐,经累次升迁为奉车光禄大夫,并继续完成其父的事业。王莽篡位后,刘歆为国师,多从事政事活动。刘歆是这一时期的著名学者,以编撰《七略》《三统历篇》及推崇古文经学著称于世,并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。

移书让太常博士一首 并序

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,是汉代学术界的一件大事。西汉时期,今文经学明显占据了上风,今文《尚书》与齐、鲁、韩三家《诗》被立为学官,得到官方的支持,而古文《尚书》《毛诗》则处于从属的地位。同样,在西汉时期,《春秋》三传中,《穀梁传》广泛流行,《公羊传》次之,而《左传》却鲜为人知。到了西汉后期,由于政界要人王莽爱好古文经学,也由于古文经学有注重训诂、考订制度名物的优势,因而古文经学派的声势有所壮大,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刘歆写出了这篇文章。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古文经学派与今文经学派的宣战书。此后,经杜林、贾逵、马融、郑玄等著名学者的相继努力,在东汉后期,古文经学终于占据了主导的地位。

昔唐、虞既衰,而三代迭兴,圣帝明王,累起相袭,其道甚著。周室既微而礼乐不正,道之难全也如此。是故孔子忧道不行,历国应聘,自卫反鲁,然后乐正,《雅》《颂》乃得其所;修《易》序《书》,制作《春秋》,以记帝王之道。及夫子没而微言绝,七十子卒而大义乖。重遭战国,弃笾豆之礼,理军旅之阵,孔氏之道抑,而孙、吴之术兴。陵夷至于暴秦,焚经书,杀儒士,设挟书之法,行是古之罪,道术由此遂灭。汉兴,去圣帝明王遐远,仲尼之道又绝,法度无所因袭。时独有一叔孙通略定礼仪,天下惟有《易》卜,未有他书。至于孝惠之世,乃除挟书之律,然公卿大臣绛、灌之属咸介胄武夫,莫以为意。至孝文皇帝,始使掌故晁错,从伏生受《尚书》。《尚书》初出于屋壁,朽折散绝,今其书见在,时师传读而已。《诗》始萌芽,天下众书往往颇出,皆诸子传说,犹广立于学官,为置博士。在朝之儒,唯贾生而已。至孝武皇帝,然后邹、鲁、梁、赵颇有《诗》《礼》《春秋》先师,皆出于建元之间。当此之时,一人不能独尽其经,或为《雅》,或为《颂》,相合而成。《泰誓》后得,博士集而赞之,故诏书曰:“礼坏乐崩,书缺简脱,朕甚闵焉。”时汉兴已七八十年,离于全经,固以远矣。

以前唐尧、虞舜的时代既已衰落,夏、商、周三代更迭兴起,圣帝明王一代一代互相沿袭,王道显著。到了周朝衰微的时期,礼乐已经不纯正了,在这样的情况下,王道就难以保全了。因此孔子担忧王道的不能施行,便周游列国寻求聘用,他从卫国返回鲁国之后,使乐归正,《雅》诗之乐、《颂》诗之乐才各得其所;又整理《易经》,编排《尚书》,...

及鲁恭王坏孔子宅,欲以为宫,而得古文于坏壁之中,《逸礼》有三十九篇,《书》十六篇。天汉之后,孔安国献之,遭巫蛊仓卒之难,未及施行。及《春秋》左氏丘明所修,皆古文旧书,多者二十余通,藏于秘府,伏而未发。孝成皇帝愍学残文缺,稍离其真,乃陈发秘藏,校理旧文,得此三事,以考学官所传经,或脱简,或脱编。博问人间,则有鲁国桓公、赵国贯公、胶东庸生之遗学与此同,抑而未施。此乃有识者之所叹慜,士君子之所嗟痛也。往者缀学之士不思废绝之阙,苟因陋就寡,分文析字,烦言碎辞,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。信口说而背传记,是末师而非往古,至于国家将有大事,若立辟雍、封禅、巡狩之仪,则幽冥而莫知其原。犹欲保残守缺,挟恐见破之私意,而亡从善服义之公心,或怀疾妒,不考情实,雷同相从,随声是非,抑此三学,以《尚书》为不备,谓左氏不传《春秋》,岂不哀哉!

及至鲁恭王拆毁孔子的旧宅,想以此扩大他的宫室,而在残墙断壁中得到了古代文字书写的书籍,其中有《逸礼》三十九篇,《尚书》十六篇。天汉之后,孔安国进献这些典籍,又碰上巫蛊事件,未能及时立于学官。以及左丘明所编修的《左氏春秋》,都是古文书写的旧书,多达二十余册,藏在皇家的秘府之中,未能在天下流传。汉成帝担心古学残缺...

  • 1页5条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彭公案

《彭公案》以彭朋出知三河县、升绍兴知府、擢河南巡抚、授兵部尚书查办不同事务为线索,叙述李七侯、黄三太、杨香武、欧阳德等一班侠客协助他惩恶诛奸、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