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今圣上德通神明,继统扬业,亦愍此文教错乱,学士若兹,虽深照其情,犹依违谦让,乐与士君子同之。故下明诏,试《左氏》可立不,遣近臣奉旨衔命,将以辅弱扶微,与二三君子比意同力,冀得废遗。今则不然,深闭固距,而不肯试,猥以不诵绝之,欲以杜塞余道,绝灭微学。夫可与乐成,难与虑始,此乃众庶之所为耳,非所望于士君子也。且此数家之事,皆先帝所亲论,今上所考视,其为古文旧书,皆有征验,内外相应,岂苟而已哉!

【原文】

今圣上德通神明,继统扬业,亦愍此文教错乱[1],学士若兹[2],虽深照其情[3],犹依违谦让[4],乐与士君子同之。故下明诏,试《左氏》可立不[5],遣近臣奉旨衔命[6],将以辅弱扶微,与二三君子比意同力[7],冀得废遗[8]。今则不然,深闭固距,而不肯试,猥以不诵绝之[9],欲以杜塞余道,绝灭微学。夫可与乐成,难与虑始[10],此乃众庶之所为耳,非所望于士君子也。且此数家之事,皆先帝所亲论,今上所考视,其为古文旧书,皆有征验[11],内外相应,岂苟而已哉!

【注释】

[1]文教:当从《汉书》作“文学”。

[2]若兹:即若此。指学士的故步自封,孤陋寡闻。

[3]照:明。

[4]依违:《汉书·楚元王传》颜师古注:“依违,言不专决也。”

[5]试:检验。这里指研讨。

[6]衔命:指敬受君命。

[7]比:《汉书·楚元王传》颜师古注:“比,合也。”

[8]冀得废遗:《汉书·楚元王传》颜师古注:“经艺有废遗者,冀得兴立之也。”冀,希望。

[9]猥以不诵绝之:《汉书·楚元王传》颜师古注:“猥,苟也。苟不诵习之,而欲绝去此学。”

[10]“夫可”二句:李善注引《太公金匮》曰:“夫人可以乐成,难以虑始。”

[11]征验:指可以令人信服的证据。

【翻译】

当今圣上仁德感通神明,继承传统,发扬鸿业,也对文章学术错乱的情况深加怜念,至于学士故步自封,圣上虽然深明其情,但还是出于谦让而不予专决,乐于与诸位君子共同议论兴立古文经学。因而圣上下达明诏,研讨《左氏》可否兴立,派遣近臣奉圣旨受君命进行辩论,将以此扶植衰微之学,与诸位君子同心协力,希望兴立被废弃的遗学。当今学士却不以为然,紧闭尊口,固执拒绝,而不肯研讨,苟且以不诵习而断绝古文经学,想以此杜绝其他的治学之道,绝灭衰微的遗学。所谓可与共享成功的欢乐,难以一起谋虑事情的起端,这是众多平民百姓的行为罢了,我并不希望诸位君子也是如此这般。况且这几家学术之事,都是先帝亲自议论过的,也是当今圣上所考察的事,那些用古文书写的旧书,都有令人信服的证据,内外相互应验,难道能用苟且拖移的态度就算了事了吗!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