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
贾谊

见《 鸟赋》作者介绍。

过秦论一首

《过秦论》旧分上、中、下三篇,《文选》所载属上篇。贾谊的《新书》与班固的《汉书》,均称此文为《过秦》,《三国志·吴书·阚泽传》始称为论,《文选》沿袭而称。此文重在总结秦朝所以灭亡的历史教训,分析秦朝所犯的主要错误,故题名为《过秦》或《过秦论》。贾谊写这篇文章,主要是为西汉前期的汉文帝提供历史借鉴的经验。他认为“仁义不施,而攻守之势异也”,是秦朝覆灭的主要原因;这也就是提醒汉文帝,攻夺天下与统治天下是绝不相同的,攻夺天下可以靠权术与武力,而统治天下则靠施行仁义。《过秦论》开创了我国古代散文中“史论”体裁的先河,由于其文气势豪迈,分析深刻,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。但文章中所举的事例也偶与史实有所出入。

孝公既没,惠文、武、昭,蒙故业,因遗策,南取汉中,西举巴蜀,东割膏腴之地,收要害之郡。诸侯恐惧,会盟而谋弱秦,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,以致天下之士,合从缔交,相与为一。当此之时,齐有孟尝,赵有平原,楚有春申,魏有信陵,此四君者,皆明智而忠信,宽厚而爱人,尊贤而重士,约从离横,兼韩、魏、燕、楚、齐、赵、宋、卫、中山之众。于是六国之士,有甯越、徐尚、苏秦、杜赫之属为之谋;齐明、周最、陈轸、召滑、楼缓、翟景、苏厉、乐毅之徒通其意;吴起、孙膑、带佗、兒良、王廖、田忌、廉颇、赵奢之伦制其兵。尝以十倍之地,百万之众,叩关而攻秦。秦人开关而延敌,九国之师遁逃而不敢进。秦无亡矢遗镞之费,而天下诸侯已困矣。于是从散约解,争割地而赂秦。秦有余力而制其弊,追亡逐北,伏尸百万,流血漂橹;因利乘便,宰割天下,分裂河山,强国请伏,弱国入朝。施及孝文王、庄襄王,享国之日浅,国家无事。

秦孝公死后,惠文王、武王、昭襄王,继承了原有的基业,遵循秦孝公遗留的策略,向南攻取汉中,向西占领巴、蜀,向东割据了肥沃的土地,收取了险要的地区。诸侯各国惊惶恐惧,会集结盟以谋求削弱秦国,各国不惜用珍贵的器具、重要的宝物与富饶的土地,来招纳天下的人才,采用合纵的策略,缔结盟约,互相援助,成为一体。正当这个时候,...

  • 1页5条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彭公案

《彭公案》以彭朋出知三河县、升绍兴知府、擢河南巡抚、授兵部尚书查办不同事务为线索,叙述李七侯、黄三太、杨香武、欧阳德等一班侠客协助他惩恶诛奸、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