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答客难》作者介绍。
非有先生论一首
非有先生是一个假托的人名,“非有”就是没有,与司马相如《子虚》《上林》赋中的人物“子虚”“乌有”相同。战国末期的《韩非子》中有《说难》一文,着重论述分析了臣下向君王进言的种种难处,辨析深刻,素来为后人所称道。本文显然是受了韩非《说难》一文的影响,作者假托非有先生进谏吴王,着重论述了“谈何容易”的种种道理,目的是托古讽今,希望汉武帝能广开言路,纳谏用贤,施行仁义,恩泽万民,达到天下大治。本文通过非有先生与吴王的一问一答贯串全文,使文章的宗旨逐层显现,在文章的结构形式方面,也颇受司马相如《子虚》《上林》的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