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浮,生卒年不详,字叔元,沛国萧(今安徽萧县西北)人。汉哀帝建平初年至东汉明帝永平中年间在世。初从世祖为大司马主簿,迁偏将军。从破邯郸后,任为大将军幽州牧,守蓟城,后为大司空。建武二十二年(46),因“卖弄国恩”罪被免职。后三年徙封新息侯。永平中,为人所告,被赐死。他的作品主要是书奏,皆见《后汉书·朱浮传》中,唯此书载于《文选》。
为幽州牧与彭宠书一首
彭宠,字伯通,淮阳王(刘玄)更始时为渔阳太守,后归光武,封建忠侯,赐号大将军。他对朝廷及朱浮皆有积怨,因此,当得知朱浮密奏他“遣吏迎妻而不迎其母,又受货贿,杀害友人,多聚兵谷,意计难量”(《后汉书·朱浮传》)时,便举兵反叛。于是,朱浮写了这封信斥责他。
这封信从大道理说起。“智者顺时而谋,愚者逆理而动”,十二个字概括全篇是非。无论是说朱浮与他无利害冲突,还是说朝廷对他恩厚情亲;也无论是剖析他自恃功高之可笑,还是指出他自比六国之愚妄,皆是围绕这十二个字做文章,意在说明他反叛之逆理与不自量。信的结尾更动之以情,告诫他切不可干出亲痛仇快的事情来。全信有斥责,也有劝诫,层层说理,义正词严,言简意深,气势逼人。从彭宠“得书愈怒,攻浮转急”(《后汉书·朱浮传》)来看,朱浮的这封信还是颇有分量的。
胡克家《文选考异》指出:“此书当在前。”详见前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