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伯通与耿侠游[1],俱起佐命,同被国恩。侠游谦让,屡有降挹之言[2];而伯通自伐[3],以为功高天下。往时辽东有豕[4],生子白头,异而献之。行至河东[5],见群豕皆白,怀惭而还。若以子之功高论于朝廷,则为辽东豕也。今乃愚妄,自比六国[6]。六国之时,其势各盛,廓土数千里[7],胜兵将百万,故能据国相持,多历年所。今天下几里?列郡几城?奈何以区区渔阳而结怨天子?此犹河滨之民捧土以塞孟津[8],多见其不知量也[9]!
【注释】
[1]耿侠游:即耿况,字侠游。他为上谷太守时,与彭宠结谋共归光武。
[2]挹(yì):谦退。
[3]伐:夸耀自己的功劳。
[4]辽东:郡名。治所在襄平县(今辽宁辽阳)。
[5]河东:郡名。治所在安邑县(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)。
[6]六国:指战国时的齐、燕、楚、韩、赵、魏六国。
[7]廓:广大。
[8]孟津:津名。在今河南孟州南。
[9]多见其不知量:语见《论语·子张》。多,只,仅仅。见:“现”的古字。
【翻译】
伯通与耿侠游一道起兵辅佐国君,都受到朝廷的恩宠。侠游为人谦让,贬损自己的话曾讲过多次;而伯通总是自己夸耀自己的功劳,认为自己功高天下。从前辽东有一头猪生了一头小猪,头上的毛是白的,养猪人觉得十分稀奇,打算把它献给皇帝。当他走到河东的时候,见那里的猪都是白的,便怀着羞惭的心情回去了。如果将你的功劳拿到朝廷上去论比,就像那辽东猪一样。如今竟然愚蠢狂妄地以六国自比。六国的时候,他们都各有强盛的势力,广阔数千里的土地,超过百万的兵将,所以能够凭借自己的国家与对方相持多年。当今天下有多少土地?各郡内又有多少城池?怎么以小小的渔阳来与天子结成怨仇?这样做犹如河边的百姓用手捧土去阻塞孟津,仅仅显示其不知自量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