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藉田赋》作者介绍。
河阳县作二首
潘岳二十岁左右即受知于贾充。贾充作为司空、太尉,其女南风又为晋惠帝皇后,故位高权重。潘岳经贾充举为秀才,又举为郎,在贾充幕任太尉掾、太尉舍人等职。后曾一度归隐天陵东山。太康三年(282),出任河阳(今河南孟州)县令。这两首诗是他任县令不久时所作。
第一首诗描述他从出仕到归田,又从归田到出仕的生活经历。追述中流露出对贾充知遇的感激,对归田生活的怀念,但主要是描写初任河阳令时的心情。据《晋书》载,潘岳被任命为河阳令时,“负其才而郁郁不得志”,甚至还作歌谣讽刺主管吏部的山涛等人。但他知道这样做不解决问题,决心把河阳治好再谋调京任要职。故在此诗中勉励自己要关心百姓,树立政声。何焯评曰:“此从历仕及河阳,以令名自勖,不失雅正之义。”
第二首诗继前首进一步描绘河阳的山川秋色,进一步表现如何治民这一主题。从具体内容看,所描写的山川更雄伟险峻,秋光也极为清丽自然,体现了作者对河山风物的观察更细,了解更深,感情也更浓。在为政治民方面,他以形象的语言“依水类浮萍,寄松似悬萝”,阐明官是浮萍民是水,官是悬萝民是松的依存关系,以说明他“政成在民和”“民和俗自化”的深刻而正确的思想。何焯评此诗说:“先言山河风物,次及民俗政治,次第有法;归到自勖,与前相映。”通过《河阳县作》这两首诗,他总的看法是:“安仁气质,高于士衡数倍。陆芜潘净,故是定论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