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洛神赋》作者介绍。
乐府四首
箜篌引
《箜篌引》,《古今乐录》据张永《技录》谓为《相和四引》之一,属《瑟调曲》。且云本诗又名《门有车马客行·置酒篇》。而《宋书·乐志》及《乐府诗集》则置本诗于《野田黄雀行》题下,亦属《相和歌辞·瑟调曲》。《文选》则作《箜篌引》。是一诗而有三名者也。《箜篌引》之义,崔豹《古今注》曰:“《箜篌引》者,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。子高晨起刺船,有一白首狂夫,被发提壶,乱流而渡,其妻随而止之,不及,遂堕河而死。于是援箜篌而歌曰:‘公无渡河,公竟渡河,堕河而死,将奈公何。’声甚凄怆,曲终亦投河而死。子高还,以语丽玉。丽玉伤之,乃引箜篌而写其声,闻者莫不堕泪饮泣。丽玉以其曲传邻女丽容,名曰《箜篌引》。”朱绪曾《曹子建集考异》说此诗大约作于曹植封平原侯或临淄侯时,在建安十六年(211)至二十一年(216)间。其时太子之位未定,曹植也正是贵盛之时,所以诗中含蓄地表现出建立功业的愿望,并以此勉励亲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