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华(232—300),字茂先,范阳方城(今河北固安)人。西晋文学家。少时孤贫,曾以牧羊为生。好学不倦,写过《励志诗》以自勉。初未知名,著《鹪鹩赋》以自寄,阮籍见之,赞叹曰:“王佐之才也!”由是名声始著。魏末曾任佐著作郎、中书郎等职。入晋,为黄门侍郎。与武帝、羊祜共谋伐吴。及吴灭,运筹决胜,有谋谟之勋,进封广武县侯。惠帝时,历任太子少傅、中书监、右光禄大夫等要职,进封壮武郡公,官至司空。后因拒绝参与赵王伦和孙秀的篡权阴谋而被害。
张华博闻强记,工于诗赋,辞藻温丽,朗赡多通。锺嵘《诗品》卷中说他“巧用文字,务为妍冶”,“儿女情多,风云气少”。张溥评曰:“壮武文章,赋最苍凉,文次之,诗又次之。”(《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》)《隋书·经籍志》著录有集十卷,已散佚。明人辑有《张司空集》。
鹪鹩赋一首 并序
此赋为张华早期作品。他有感于官场的变幻与世情之伪诈,于是写了这篇赋。张溥曰:“壮武初未知名,作《鹪鹩赋》以寄意,感其不才善全,有庄周木雁之思。”(《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》)本篇即通过鹪鹩这种“形微处卑”“不为人用”的小鸟的处境,阐发老庄的处世哲学。庄子强调无为与无用之用,认为只有委命顺理、守约处静,才能全身保性。这种处世思想,在政治黑暗、世情伪诈的情况下,不无道理,但其基本倾向是消极的,否定了人的进取精神。
此赋篇幅较短,但文字简洁,形象鲜明,以小喻大,将鹪鹩的生活习性及特点描写得十分生动。而且旁征博引,写了各种猛禽与之对比,笔势恣肆,颇富想象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