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鹪鹩[1],小鸟也,生于蒿莱之间[2],长于藩篱之下[3],翔集寻常之内[4],而生生之理足矣[5]。色浅体陋,不为人用。形微处卑,物莫之害。繁滋族类,乘居匹游[6]。翩翩然有以自乐也。彼鹫鹗鹍鸿[7],孔雀翡翠[8],或凌赤霄之际[9],或托绝垠之外[10],翰举足以冲天[11],嘴距足以自卫[12],然皆负矰婴缴[13],羽毛入贡。何者?有用于人也[14]。夫言有浅而可以托深[15],类有微而可以喻大。故赋之云尔[16]。
【注释】
[1]鹪鹩(jiāo liáo):俗称黄脰鸟,全身灰色,有斑,常取茅苇毛毳为巢,大如鸡卵,系以麻发,甚精巧。又有鹪
、桃雀、桑飞、黄雀、女匠、巧妇、工爵等名称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鹪鹩巢于深林,不过一枝。”
[2]蒿莱:野草、杂草。
[3]藩篱:以竹等做成的篱笆,为房舍的外蔽。《国语·楚语》:“为之关籥藩篱而远备闲之。”
[4]寻常:古代八尺为寻,十六尺为常,常是寻的一倍。
[5]生生:相生不绝之意。《周易·系辞》:“生生之谓易。”孔疏:“生生,不绝之辞。阴阳变转,后生次于前生,是万物恒生谓之‘易’也。”
[6]乘居:双居。《列女传·魏曲沃负》:“雎鸠之鸟,犹未尝见乘居而匹处也。”
[7]鹫(jiù):鸷鸟,即雕。鹗(è):亦猛禽,雕类,性凶猛,背褐色,头顶、颈后及腹部白色,嘴短脚长,趾具锐爪,栖水边,捕鱼为食,俗称鱼鹰。古称
鸠。鹍:李善注:“鹍,状如鹤而文。”
[8]翡翠:鸟名。亦称翠雀,羽毛呈蓝、绿、赤、棕各色,可以作为饰品。
[9]赤霄:有红云的天空。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:“背负青天,膺摩赤霄。”高诱注:“赤霄,飞云也。”此处泛指云霄。
[10]绝垠(yín):天边,极远之地。垠,边际,界限。
[11]翰举:高飞。《诗经·小雅·小宛》:“宛彼鸣鸠,翰飞戾天。”
[12]嘴距:鸟类的嘴和爪甲。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羽族以嘴距为刀铍,毛群以齿角为矛铗。”嘴,指鸟喙。
[13]矰(zēng):系以丝绳用以射鸟雀的箭。婴:触,缠绕。缴:带箭的细绳。
[14]有用于人也:对人有用处,所以被擒获。意即所谓“不才善全”。
[15]托深:指寄托深奥的道理。
[16]云尔:语末助词,相当于“如此而已”。
【翻译】
鹪鹩,是一种小鸟,生在杂草之间,长在篱笆之下,飞翔聚集在一两丈高的范围之内,而生生不息的道理却能在它的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。它羽毛浅淡,身体难看,对人没有什么用处。形体微小处境卑下,不受其它动物侵害。它们繁衍后代,双居而单出。飞来飞去自以为乐。那些雕、鹗、雁、孔雀、翠鸟,或者直上云霄之内,或者寄身于天边之外,展翅高飞足以冲天,尖喙利爪足以自卫,然而它们都会被弓箭射中,羽毛作为贡品进献。为什么呢?因为它们对人有用处。有的言语很浅显,但可以寄寓深刻的思想;有的东西很微小,但可以比喻大的道理。所以我就写了这篇《鹪鹩赋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