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赭白马赋》作者介绍。
北使洛一首
《宋书·颜延之传》:“义熙十二年,高祖北伐,有宋公之授,府遣一使庆殊命,参起居,延之与同府王参军俱奉使至洛阳,道中作诗二首,文辞藻丽,为谢晦、傅亮所赏。”《南史·颜延之传》所载与此略同,唯多“行至洛阳,周视故宫室,尽为禾黍,凄然咏《黍离篇》”数语。但据《宋书·武帝纪》,刘裕于义熙十二年(416)八月率军北伐,九月到达彭城(今江苏徐州)后,派王镇恶、檀道济率军攻向洛阳(今属河南),自己则坐镇彭城指挥。十月,檀道济攻下洛阳(今属河南)。安帝下诏,刘裕进位相国,封十郡为宋公。次年正月,刘裕亲统后续部队北进,于三月到达洛阳。因此刘裕受封宋公时,尚在彭城。自西晋末以来,中原地区迭遭战乱,破坏严重,诗篇描写沿途所见《赴洛道中作》影响,但文字较为朴素。锺嵘《诗品》将其列入“五言之警策者”。沈德潜《古诗源》有“黍离之感,行役之悲,情旨畅越”之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