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惠连(407—433),祖籍陈郡阳夏(今河南太康),世居会稽(今浙江绍兴)。南朝宋文学家。幼有才悟,十岁能文。本州召为主簿,辞而不就。因居父丧时作诗赠会稽郡吏杜德灵,受到非议,长期不得入仕。元嘉七年(430),尚书仆射殷景仁爱其才,向宋文帝说情,方为司徒彭城王刘义康法曹参军。卒时年仅二十七岁。工诗赋,深得族兄谢灵运嘉赏,时人称“大小谢”。锺嵘《诗品》将其列为中品,并谓:“小谢才思富捷,恨其兰玉夙凋,故长辔未骋。”“又工为绮丽歌谣,风人第一”。其诗赋《隋书·经籍志》著录有集六卷,已散佚。明人辑有《谢法曹集》。《宋书》《南史》有传。
雪赋一首
谢惠连今存赋五篇,《雪赋》为其代表作,是南朝咏物小赋之名篇。赋中假托西汉梁孝王与邹阳、枚乘、司马相如等人于兔园赏雪,面对雪景,各逞才思,吟咏构想,铺陈典故,妍辞丽藻,刻画雪景。《宋书·谢惠连传》:“又为《雪赋》,亦以高丽见《管锥编》)艺术上无所因袭倚傍,大都“自铸伟辞”。钱锺书引浦铣《复小斋赋话》:谓惠连《雪赋》“起四句皆三字,后人祖之者”自六朝暨明。张溥云:“《雪赋》虽名高丽,与希逸《月赋》,仅雁序耳。”(《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》)刘璠《雪赋》即受此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