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
夏侯孝若

夏侯湛(约243—292),字孝若,谯(今安徽亳州)人。西晋文学家。晋武帝时任太子舍人、尚书郎等职。惠帝即位,为散骑常侍,年四十九卒。《晋书》称夏侯湛“幼有盛才,文章宏富,善构新辞”,又云:“著论三十余篇,别为一家之言。”

东方朔画赞一首 并序

《东方朔画赞》是赞中名篇。赞是一种文体,大都用于歌颂和赞美,一般有韵。赞与颂本是同类的文体,两者内容和语言风格、押韵、形式都相同,区别在于颂只用于正面的颂歌,赞则可以用以总结评述,兼有褒美和贬恶两种功用。故《文心雕龙·颂赞》曰:“(赞)义兼善恶,亦犹颂之变耳。”《文选》将散文体的传赞收入“史论”一门,将韵文体的传赞收入“史述赞”一门。赞起源于上古祭祀时乐正的赞辞或庆典时礼官的赞辞,成文的赞始于司马相如《荆轲赞》。其后班固《汉书》、范晔《后汉书》、刘勰《文心雕龙》都用赞来进行褒贬或综述。

对画思人,褒美东方朔的高风是本篇宗旨。但本篇超越东方朔史事,探讨了封建社会中,每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,在涉足仕途后面临的对命运的严肃思考。封建社会君臣相处的规律:臣直道正谏,“明节不可以久安”,轻则遭冷遇被斥逐,重则招致杀身之祸,历史上比比皆是。东方朔则“远心旷度,赡智宏才”,取“秽其迹”“浊其文”“诙谐以取容”的独特的道路,以全身避世于朝廷之上,可谓正直知识分子不得已、无可奈何的选择,用心何其良苦。西晋社会黑暗,政治动荡多变,正直的知识分子难以自处。夏侯湛独取东方朔以赞,充分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苦闷沉重的心情。

  • 1页5条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彭公案

《彭公案》以彭朋出知三河县、升绍兴知府、擢河南巡抚、授兵部尚书查办不同事务为线索,叙述李七侯、黄三太、杨香武、欧阳德等一班侠客协助他惩恶诛奸、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