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出郡传舍哭范仆射》作者介绍。
到大司马记室笺一首
《梁书·武帝纪》曰:齐中兴二年(501)正月戊戌,“宣德皇后临朝,入居内殿。拜帝(萧衍)大司马,解承制,百僚致敬如前。高祖固辞。二月辛酉,府僚重请,于是始受相国梁公之命。”又《梁书·任昉传》:“始高祖与昉遇竟陵王西邸,从容谓昉曰:‘我登三府,当以卿为记室。’”萧衍既受封大司马,以任昉为记室,践诺也。昉到宫,则以笺谢之。
记室参军事任昉死罪死罪。伏承本月佳辰,敬当领受册封。您德业卓绝,功勋显赫,光辉普照四海,我有生之年,有了托身之所。而况昉受教于您近二十年,时蒙垂恩,备受青睐,小人感恩戴德,自当以死相报。
前承西邸欢宴,曾有预言在先;虽是笑话一句,但您的提携之情显而易见。此言终于践诺,我真是三生有幸!尽管当初没有想到您日后必贵,只见您屈为人臣,真所谓汤沐具而虱相吊,大厦成而燕雀相贺,忧于一时,乐于一时之谓也。
明公德同天地,功越前贤,可以使伊尹、周公为您执辔,齐桓公、晋文公为您推车,您的功劳之大,无可言说;造化若天,难以称颂。王府初建,众贤引颈而盼;我好像鱼目混珠,混充在美玉之间。回望自身,自应恪守本分;忝居此列,委实有愧。千载一逢,再造之恩难以相报!纵然献出生命,也难报万一。诚惶诚恐,感激涕零,谨到厅奉白简谢恩。...
近以天子之名加封册命,谨奏上我们的赤诚之心。前次册封之命曾被奉还,因您的谦逊而未予领受,群僚百官深怀敬意而未知辞让之原因。曾听说,赎人受金,这是事理通达者的意愿;石户入海,只是平庸凡人的小节。所以,周公摄政七年,从不考虑别人的诋毁;吕尚佐周克殷受封于齐,也不加辞让。而况您家世代大功,有德于民;草创鸿业,功若管...
《彭公案》以彭朋出知三河县、升绍兴知府、擢河南巡抚、授兵部尚书查办不同事务为线索,叙述李七侯、黄三太、杨香武、欧阳德等一班侠客协助他惩恶诛奸、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