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叹逝赋》作者介绍。
挽歌诗三首
《挽歌》诗三首,《乐府诗集》收入《相和歌辞·相和曲》。三首排列顺序,《陆机集》以《文选》之第二首为第三首,第三首为第二首,与诗意较为吻合。前二首写送葬者“呼子子不闻,泣子子不知”的哀恸和“哀鸣兴殡宫,回迟悲野外”的送葬情景,第三首则转以死者口吻,通过今昔对比,抒写死者本人的悲痛,想象奇特,情词哀婉。这种代死者为词的写法,脱胎于阮瑀《七哀诗》,但有了很大发展,对后来陶渊明写作《挽歌辞三首》有很大影响。魏晋时代,战乱频仍,瘟疫继踵,死人的事经常发生,人人都有朝不保夕的危惧感,诗篇所表现的对于死的悲切沉痛,代表了一种典型的社会情绪,在知识阶层中有其普遍的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