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重阜何崔嵬,玄庐窜其间。

【原文】

重阜何崔嵬[1],玄庐窜其间[2]

旁薄立四极[3],穹隆放苍天[4]

侧听阴沟涌[5],卧观天井悬。

广霄何寥廓[6],大暮安可晨[7]

人往有反岁[8],我行无归年。

昔居四民宅[9],今托万鬼邻。

昔为七尺躯,今成灰与尘。

金玉素所佩[10],鸿毛今不振[11]

丰肌飨蝼蚁[12],妍姿永夷泯[13]

寿堂延螭魅[14],虚无自相宾[15]

蝼蚁尔何怨?螭魅我何亲?

拊心痛荼毒[16],永叹莫为陈[17]

【注释】

[1]重阜:犹言崇山。阜,土山,丘陵。崔嵬:高耸貌。

[2]玄庐:黑屋子。指墓舍。窜:安置,建筑。

[3]旁薄:《乐府诗集》作“磅礴”。四极:四方极远之地。

[4]穹隆:墓舍中间高而四周低的形状。扬雄《太玄经》:“天穹隆而周乎下,地旁薄而向乎上。”

[5]阴沟:李善注:“古之葬者,于圹中为天象及江河,阴沟,江河也,天井,天象也。”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始皇初即位,穿治郦山……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,机相灌输,上具天文,下具地理。”

[6]霄:天空。寥廓:旷远辽阔。

[7]大暮:无边无际的夜晚。暮,本指傍晚。这里以指夜晚。晨:此指天亮。李善注引张奂《遗令》:“地底冥冥,长无晓期。”

[8]反:同“返”。

[9]四民:士、农、工、商。《春秋穀梁传·成公元年》:“古者有四民:有士民、有商民、有农民、有工民。”

[10]素:一向。

[11]鸿毛:喻轻。振:举。

[12]丰肌:丰腴的肌肤。飨(xiǎng):用酒食招待人。这里为给食之意。蝼蚁:蝼蛄与蚂蚁。《庄子·列御寇》:“在上为乌鸢食,在下为蝼蚁食。”

[13]妍姿:美好的姿容。夷泯:灭绝。

[14]寿堂:祭祀的地方。延:引进。螭(chī)魅:传说山林中能害人的怪物。螭,通“魑”,山神,兽形。魅,怪物。

[15]相宾:相与为客。即与虚无为伴。

[16]拊心:抚胸,拍胸。荼(tú)毒:残害。

[17]永叹:长叹。陈:陈诉。

【翻译】

崇山峻岭何其崔嵬,漆黑墓舍建筑其间。

气势磅礴立于四极,形状穹隆就像青天。

侧面倾听阴沟水响,仰卧观看天井高悬。

天空茫茫何其辽阔,黑夜无边哪有早晨!

别人外出总要回来,我这一走永无归期。

过去住在四民之宅,而今却与万鬼为邻。

过去堂堂七尺之躯,而今化作泥土灰尘。

过去身上披金戴玉,而今却比鸿毛还轻。

丰腴肌肤蝼蚁啮食,美好姿容永远灭绝。

寿堂之上魑魅来往,长与虚无彼此亲近。

蝼蚁对我有何怨恨?我同魑魅又有何亲?

抚胸悲痛遭此残害,引颈长叹不再吭声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