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琨(271—318),字越石,中山魏昌(今河北定州东南)人。晋著名诗人。早年好老庄之学,尚清谈。与潘岳、石崇、陆机等以文章事权贵贾谧,为“二十四友”之一。历任著作郎、尚书左丞、司徒左长史等职。永嘉元年(307),任并州刺史,招抚流亡,抗击匈奴刘渊、刘聪。兵败,父母遇害。愍帝时任大将军,都督并、冀、幽三州军事。又败于石勒。遂投奔幽州刺史鲜卑人段匹
,商定共扶晋室,后为段所杀。刘琨在“永嘉之乱”以后,面对尖锐的民族矛盾和严重的亡国危机,激发了爱国主义热情,积极投入了艰苦的卫国斗争,在他至今仅存的《扶风歌》《答卢谌诗》《重赠卢谌》三首诗中,洋溢着忧国伤时的感情,表现了对腐败统治集团的强烈不满,抒发了效忠祖国、抗敌御侮的豪迈气概和壮志不酬、英雄末路的满腔悲愤。诗风慷慨悲壮,继承了“建安风骨”的优良传统。《诗品》称其“善为凄戾之词,自有清拔之气”。原有集十卷,已散佚,明人辑有《刘越石集》(一名《刘中山集》)。《晋书》有传。
答卢谌诗一首并书
卢谌,字子谅,与刘琨为姻亲。先依刘琨,后在段匹
处任别驾。诗作叙述国恨家仇,并对自己败于敌手,深引自责,充满了慷慨悲凉之气。对卢谌之投段匹
,一方面表达了留恋之情,一方面也予以鼓励,表现了磊落坦荡的情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