贾谊(前200—前168),洛阳(今属河南)人。西汉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。二十余岁时,因洛阳守吴公的推荐,为汉文帝博士。曾提出一系列政治改革主张,得到文帝重视,不到一年,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。但却受到包括周勃、灌婴等元老在内的保守派的中伤,说他“年少初学,专欲擅权,纷乱诸事”,文帝因而贬他为长沙王太傅。文帝七年召见贾谊,改任他为梁怀王刘揖太傅。虽较前接近了朝廷,但并未予以重用,使他郁郁不得志。梁怀王坠马死后,他更为苦闷,终于在三十三岁的盛年抑郁而死。
贾谊在政治上主张削弱割据势力,巩固中央政权,同时发展农业,充裕粮食。他的政论《陈政事疏》《论积贮疏》《过秦论》见《吊屈原赋》
鸟赋》最为著名。后人辑有《贾长沙集》,另有他的《新书》十卷。
鸟赋一首 并序
本篇是贾谊为长沙王太傅时所写的著名作品。据《西京杂记》载,“贾谊在长沙,
鸟集其承尘。长沙俗以
鸟至人家,主人死。谊作《
鸟赋》,齐生死,等荣辱,以遣忧累焉。”赋中假托与
鸟问答,抒写自己的不幸遭遇和对政治现实的不满与忧闷,以老庄齐生死、等祸福的思想来自我排遣。赋文貌似说理,实为抒情,看上去像是超脱解悟,实际上是勉强自慰。文中层层推理,有的地方近于枯燥的说教,都体现了作者在深忧之中一再作苦痛挣扎寻求出路的心情。
本赋主要的艺术特点是通过说理来抒情,在汉赋中独具一格;其次是将
鸟拟人化,以和
鸟对话的方式来进行状物、叙事、说理和抒情,为以后汉大赋一些作家所继承发展。如枚乘、司马相如、扬雄、班固、张衡等一系列名家均曾用过主客对话之法,在表达方式上影响深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