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乃有昆明灵沼[1],黑水玄阯[2]。周以金堤[3],树以柳杞[4]。豫章珍馆[5],揭焉中峙[6]。牵牛立其左[7],织女处其右。日月于是乎出入,象扶桑与濛汜[8]。其中则有鼋鼍巨鳖[9],鳣鲤
鲖[10];鲔鲵鲿
[11],修额短项;大口折鼻[12],诡类殊种。鸟则鹔
鸹鸨[13],
鹅鸿鹍[14];上春候来[15],季秋就温[16]。南翔衡阳[17],北栖雁门[18]。奋隼归凫[19],沸卉
訇[20]。众形殊声,不可胜论。
【注释】
[1]昆明灵沼:昆明池中有灵沼。李善注引《汉书》曰:“武帝穿昆明池。”臣瓒注:“昆明国,有滇池……今欲伐之,故作昆明池象之,以飞水战。”
[2]黑水玄阯:李善注:“谓昆明灵沼之水沚也。水色黑,故曰玄阯也。”阯,通“沚”,小渚。
[3]金堤:形容堤之坚。
[4]杞:楩木。
[5]豫章:本木名。此为观名。上林苑有豫章观。
[6]揭:高举。中峙:在池中耸峙。
[7]牵牛:与下句“织女”本二星名。此指昆明池中有二石人,乃牵牛、织女像。
[8]扶桑:神树。日之所出处。蒙汜(sì):神池名。《楚辞·天问》:“出自汤谷,次于濛汜。”濛,亦作“蒙”,神话中水名。汜,水涯。
[9]鼋(yuán):大鳖。鼍(tuó):扬子鳄。鳖(biē):甲鱼,俗名团鱼。
[10]鳣(zhān):大鱼,无甲鳞,肉黄色,大者二三丈,江东呼黄鱼。
(xù):鲢鱼。鲖(tóng):即玄鳢。
[11]鲔(wěi):鲟鱼和鳇鱼的古称。鲵(ní):又叫人鱼,其音如婴儿。鲿(cháng):一名黄颊鱼。
:似鱼而小,体圆而有黑点,常张口吹沙。
[12]折鼻:其鼻如象鼻,可上下弯曲。
[13]鹔
(sù shuāng):鸟名。其形似雁。鸹鸨(guā bǎo):鸟名。
[14]
(gē)鹅:野鹅。鸿:鸿雁。鹍(kūn):即鹍鸡。
[15]上春:指农历正月。候:季候。
[16]季秋:指农历九月。就温:到温暖的地方去。
[17]衡阳:在湖南,有回雁峰。
[18]雁门:高步瀛《文选李注义疏》:“然此赋雁门,当指雁门山。《北山经》郭注曰:‘雁门山,即北陵西隃,雁之所出,因以名云。’”
[19]隼(sǔn):鹰类猛鸟。凫(fú):野鸭。
[20]沸卉
訇(pēng hōng):薛综注:“奋迅声也。”
【翻译】
又有昆明神池,黑水渐渍玄阯。周围砌有坚堤,堤上栽满柳杞。豫章珍丽之馆,高高耸峙池里。牵牛石像玉立其左,织女雕塑处于右壁。日月从池中升起降落,就像起落于扶桑与濛汜。池里则有鼋鼍巨鳖,鳣鲤
鲖,鲔鲵鲿
,或长额短项,或大口鼻弓,形态奇异,各殊其种。鸟有鹔
鸹鸨,野鹅鸿鹍,开春按时北来,秋末南去就温。南飞至于衡阳,北翔栖止雁门。群集鹰隼,归去野凫,盛疾奋速,
訇有声。形状各不相同,叫嚷各异其鸣,诡质怪章,不胜其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