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有宋函夏[1],帝图弘远[2]。高祖以圣武定鼎[3],规同造物[4];皇上以睿文承历[5],景属宸居[6]。隆周之卜既永[7],宗汉之兆在焉[8]。正体毓德于少阳[9],王宰宣哲于元辅[10]。晷纬昭应[11],山渎效灵[12];五方杂遝[13],四隩来暨[14]。选贤建戚[15],则宅之于茂典[16];施命发号[17],必酌之于故实[18]。大予协乐[19],上庠肆教[20];章程明密[21],品式周备[22]。国容眡令而动[23],军政象物而具[24]。
【注释】
[1]函夏:指全中国。
[2]帝图:皇帝的谋略。弘:广大。
[3]高祖:即宋武帝刘裕。圣武:通达勇武。定鼎:犹言定天下。传说鼎为夏商周时期的传国重器,后因称定都或建立新王朝为定鼎。
[4]规同:同于。造物:创造万物。
[5]皇上:指宋文帝刘义隆。睿文:智慧文明。历:历数,历运之数。谓帝王相继相承的次序。
[6]景属:李善注:“光景连属也。”宸居:帝王居处,即指帝位。张铣注:“言文帝以圣文之德以承历数,明继先帝位也。”
[7]隆周:强盛的周朝。卜:占卜传世、享国的年限。《春秋左传·宣公三年》:“成王定鼎于郏鄏(jiá rǔ),卜世三十,卜年七百,天所命也。”永:长久。
[8]宗汉:宗仰汉朝。汉天子刘姓,宋天子亦刘姓,以为汉后,故云。兆:古代占卜时,占卜者观看龟甲烧灼形成的裂纹,用以判断吉凶,称兆。刘良注:“言宋祚将与周汉同也。”
[9]正体:李善注:“太子也。《丧服传》曰:‘父为长子三年。’传曰:‘何以三年?长子正体于上。’”毓:同“育”。少阳:李善注:“东宫也。郑玄《礼记注》曰:‘东郊少阳,诸侯象也。’”东宫为太子所居之处。
[10]王宰:宰相。宣哲:明智。元辅:指宰相之位。因其辅佐皇帝而居大臣之首,故称。
[11]晷(guǐ):日影。代指日。纬:星名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水、火、金、木、填星,此五星者,天之五佐,为纬。”昭应:明而不错乱。
[12]山:李善注:“五岳也。”五岳指中岳嵩山、东岳泰山、西岳华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。渎:李善注:“四渎也。”四渎指长江、黄河、淮水、济水四条河,因都独流入海,故名为渎。效灵:呈献祥瑞。李善注:“山出器车、渎出图书之类。”
[13]五方:吕向注:“四方、中国也。”杂遝(tà):众多纷杂貌。谓人物殷众。
[14]四隩(ào):四方边远之地。隩,可以定居的地方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九州攸同,四隩既宅。”暨:至。
[15]建戚:谓立亲族以为公侯。《春秋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其君之举也,内姓选于亲,外姓选于旧。”
[16]宅:当作“择”,选择。胡克家《文选考异》:“袁本、茶陵本‘宅’作‘择’,是也。”茂:美。典:法则。
[17]施命、发号:皆发布命令的意思。
[18]酌:斟酌,考虑。故实:可供效法的旧事。
[19]大予:官名。大予乐令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:“大予乐令一人,六百石。本注曰:掌伎乐。凡国祭祀,掌请奏乐,及大飨用乐,掌其陈序。”协:和。
[20]上庠(xiáng):古代为贵族设置的太学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。”肆:施行。
[21]明密:修明周密。李善注引谢承《后汉书》:“魏朗为河内太守,明密法令也。”
[22]品式:仪式。李善注:“《汉书》曰:‘宣帝枢机周密,品式备具。’”
[23]国容:李周翰注:“百官上下之义也。”《司马法·天子之义》:“古者国容不入军,军容不入国。”眡:古“视”字。
[24]军政:军事政教。象物:依据所建之物。物,指画有鸟兽图案的旗帜。古代百官地位和职司不同,所建旗帜也不相同,各依旗帜的指示而行动。具:备办。
【翻译】
宋朝统治中国,皇帝的谋略广大深远。高祖以通达勇武安定天下,功业同创造万物一样伟大;皇上以智慧文明承继历数,光明相连登上帝王之位。像隆盛的周朝那样占卜享国的年限很长,宗仰汉朝有像汉朝那样的卦兆出现。太子在东宫培育德行,宰相在首辅之位明智理事。日光星光明朗有序,山岳河渎呈献祥瑞;东西南北中五方人物众多纷纭,四方边远之地的人们纷纷来到京城。选拔贤能封建亲族,总要选择那些合于美好法则要求的;下达命令发布号召,必定结合足可效法的旧事加以考虑。大予乐令协和乐曲,上庠对子弟施行教育;章程修明周密,仪式周详完备。上下百官看着命令行动,军事政教各依旌旗指示备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