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又尝亲见执事,握牍持笔;有所造作,若成诵在心。借书于手,曾不斯须少留思虑。仲尼日月,无得逾焉。修之仰望,殆如此矣。是以对鹖而辞,作《暑赋》弥日而不献。见西施之容,归增其貌者也。

【原文】

又尝亲见执事[1],握牍持笔[2];有所造作[3],若成诵在心[4]。借书于手[5],曾不斯须少留思虑[6]。仲尼日月,无得逾焉[7]。修之仰望[8],殆如此矣。是以对鹖而辞[9],作《暑赋》弥日而不献。见西施之容,归增其貌者也[10]

【注释】

[1]执事:书札中对对方的敬称。这里指曹植。

[2]握牍持笔:谓执笔为文。牍,书板,以供书者。

[3]造作:制作。此指文章。

[4]成诵在心:将现成文章背熟,牢记于心。

[5]借书于手:用手书写。书,写。

[6]曾不:不曾。斯须:片刻。少留思虑:稍留于心。

[7]“仲尼”二句:以孔子若日月,不可超越,以喻曹植文章之美,无与伦比。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叔孙武叔毁仲尼。子贡曰:‘无以为也!仲尼不可毁也。他人之贤者,丘陵也,犹可逾也;仲尼,日月也,无得而逾焉。’”逾,超过。

[8]仰望:抬头而望,以示高大。

[9]对鹖(hé)而辞:曹植曾作《鹖鸟赋》,命修作,修辞不为。又命杨修作《大暑赋》,修作而竟日不敢献。

[10]“见西施”二句:谓见西施之容貌,归而自憎其貌之恶。增,六臣本、《三国志》作“憎”,是。

【翻译】

又曾目睹您执笔为文,一挥而就,宛若读熟了记在心中一样;挥毫书写,简直无须思索。古人说,孔子像日月,不可逾越,这比喻用在您身上,也是这样。我对您就是这样敬仰啊!所以面对您写的《鹖鸟赋》,我不敢再作;我写好了《大暑赋》也竟日不敢献上。真像见了西施的容貌,回家后更自憎面目之丑陋!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