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“今圣主冠道德,履纯仁,被六艺,佩礼文;屡下明诏,举贤良,求术士,招异伦,拔俊茂。是以海内欢慕,莫不风驰雨集,袭杂并至,填庭溢阙。含淳咏德之声盈耳,登降揖让之礼极目。进者乐其条畅,怠者欲罢不能。偃息匍匐乎《诗》《书》之门,游观乎道德之域,咸絜身修思,吐情素而披心腹,各悉精锐,以贡忠诚;允愿推主上,弘风俗而骋太平。济济乎多士,文王所以宁也。若乃美政所施,洪恩所润,不可究陈。举孝以笃行,崇能以招贤,去烦蠲苛,以绥百姓,禄勤增奉,以厉贞廉。减膳食,卑宫观,省田官,损诸苑,疏繇役,振乏困,恤民灾害,不遑游宴;闵耄老之逢辜,怜缞绖之服事,恻隐身死之腐人,凄怆子弟之缧匿。恩及飞鸟,惠加走兽,胎卵得以成育,草木遂其零茂。‘恺悌君子,民之父母’,岂不然哉?

【原文】

“今圣主冠道德,履纯仁[1],被六艺[2],佩礼文;屡下明诏,举贤良,求术士[3],招异伦[4],拔俊茂。是以海内欢慕,莫不风驰雨集[5],袭杂并至[6],填庭溢阙。含淳咏德之声盈耳,登降揖让之礼极目[7]。进者乐其条畅,怠者欲罢不能。偃息匍匐乎《诗》《书》之门[8],游观乎道德之域,咸絜身修思,吐情素而披心腹[9],各悉精锐,以贡忠诚;允愿推主上,弘风俗而骋太平。济济乎多士,文王所以宁也[10]。若乃美政所施,洪恩所润,不可究陈。举孝以笃行,崇能以招贤,去烦蠲苛[11],以绥百姓[12],禄勤增奉[13],以厉贞廉[14]。减膳食,卑宫观[15],省田官[16],损诸苑[17],疏繇役[18],振乏困,恤民灾害,不遑游宴[19];闵耄老之逢辜[20],怜缞绖之服事[21],恻隐身死之腐人[22],凄怆子弟之缧匿[23]。恩及飞鸟,惠加走兽,胎卵得以成育[24],草木遂其零茂[25]。‘恺悌君子,民之父母’[26],岂不然哉?

【注释】

[1]履(lǚ):鞋。纯:善。这里指善良。

[2]六艺:这里指《六经》,即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乐》《易》《春秋》。

[3]术士:这里指儒生。

[4]异伦:才能超群的贤士。

[5]风驰:像风一样地奔驰而来。雨集:像雨点一样地汇集。

[6]袭杂:犹“杂袭”。指杂乱的样子。

[7]揖(yī)让: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。指互相作揖谦让。揖,拱手为礼。极目:与“盈耳”相对,犹“满目”。

[8]偃息匍匐(fú):指任意卧息。偃息,仰卧。匍匐,伏地。门:门庭。

[9]情素:本心,真情实意。

[10]“济济”两句: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》:“济济多士,文王以宁。”济济,庄严恭敬貌。

[11]蠲(juān):通“捐”,除去,减免。

[12]绥(suí):这里指安,安抚。

[13]奉:通“俸”,俸禄,即薪水。

[14]厉:通“励”,劝勉。

[15]观(guàn):楼台。

[16]田官:农官。

[17]苑:畜养禽兽并种植林木的园地,供帝王及贵族打猎或游观。

[18]疏:指稀疏,减少。繇:通“徭”,征役。

[19]遑:闲暇。

[20]闵:同“悯”,怜念。耄(mào):高龄的老人。《礼记·曲礼》:“八十、九十曰耄。”《盐铁论·孝养》:“七十曰耄。”辜:罪。

[21]缞(cuī):古时丧服,用粗麻布制成。绖(dié):古时丧服中的麻带。

[22]恻隐:同情,怜悯。身死之腐人:吕延济注:“谓经栲掠或饥寒死狱中者。”

[23]缧:古时拘系犯人的大索。引申为囚禁。匿:隐藏。这里指知情不报的罪过。《汉书·宣帝纪》:“自今子首匿父母,妻匿夫,孙匿大父母,皆勿坐。”

[24]胎:哺乳动物孕而未生的幼体。卵(luǎn):这里指“蛋”与昆虫产下的“卵”。

[25]零茂:偏义复词,指茂盛。

[26]“恺悌”二句:语出《诗经·大雅·泂酌》。恺悌,《诗经》作“岂弟”,和易近人。

【翻译】

“当今圣明的君主以道德为冠冕,以善良仁爱为鞋子,以《六经》为服装,以礼仪为佩饰;多次下达英明的诏书,推举贤良,征求儒生,招揽出众之士,选拔俊茂之才。因此四海之内的士人欢欣仰慕,无不像风一样奔驰而来,像雨一样汇集而至,鱼龙混杂纷至沓来,连朝廷与宫阙都容纳不下。韵味淳厚的咏德之声充满耳朵,升降作揖谦让的礼仪令人目不暇接。奋进者因前程的通畅而欢欣鼓舞,懈怠者即使想知难而退也欲罢不能。在《诗经》《尚书》的门庭之内任意卧息,在道德的领域之内游玩观赏,都洁身自好,修养情思,吐露胸怀而推心置腹,各人都竭精尽锐地贡献自己的忠诚之心;都诚心诚意地甘愿推广主上的明德,弘扬美风佳俗而在太平盛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。人才众多,而且都庄严而恭敬,这就是周文王之所以能得到安宁的缘故啊。至于美政所施行的,大恩所滋润的,不能一一完全陈述。略述其要,推举孝道以促使行为诚笃,崇尚才能以招揽贤士,免除苛捐杂税,以此安抚百姓,奖励勤劳的官吏增加他们的薪水,以此勉励贞洁清廉的官吏。减少饮食的费用,降低宫殿修建的标准,减省管理农事的官员,缩小众多苑囿的规模,减少征役的次数,救济贫乏困苦的民众,怜恤人民的灾害,没有闲暇来游乐宴会;惦念高龄老人遭罪,免除身穿孝服者的劳役之事,同情身亡狱中的罪人,哀怜因替父母隐瞒罪责而被囚禁的子弟。真可谓恩德遍及于飞鸟,德惠加于走兽,兽胎和禽卵都得以成长发育,草木也顺其本性茁壮成长。《诗经》上说:‘和易近人的君子啊,是百姓的父母。’当今的圣君难道不正是这样的么?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