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若乃徐听其曲度兮,廉察其赋歌[1]。啾咇
而将吟兮,行
譡以和啰[2]。风鸿洞而不绝兮,优娆娆以婆娑[3]。翩绵连以牢落兮,漂乍弃而为他[4]。要复遮其蹊径兮[5],与讴谣乎相和[6]。故听其巨音,则周流泛滥[7],并包吐含[8],若慈父之畜子也[9]。其妙声,则清静厌
,顺叙卑迖,若孝子之事父也[10]。科条譬类[11],诚应义理[12]。澎濞慷慨,一何壮士。优柔温润,又似君子[13]。故其武声,则若雷霆
[14],佚豫以沸㥜[15]。其仁声,则若
风纷披[16],容与而施惠[17]。或杂遝以聚敛兮[18],或拔
以奋弃[19]。悲怆恍以恻惐兮[20],时恬淡以绥肆[21]。被淋洒其靡靡兮[22],时横溃以阳遂[23]。哀悁悁之可怀兮[24],良醰醰而有味[25]。故贪饕者听之而廉隅兮[26],狼戾者闻之而不怼[27]。刚毅强虣反仁恩兮,啴唌逸豫戒其失[28]。锺期、牙、旷怅然而愕兮[29],杞梁之妻不能为其气[30]。师襄、严春不敢窜其巧兮[31],浸淫叔子远其类[32]。嚚、顽、朱、均惕复惠兮[33],桀、跖、鬻、博儡以顿悴[34]。吹《参差》而入道德兮[35],故永御而可贵[36]。时奏狡弄[37],则彷徨翱翔。或留而不行,或行而不留[38]。愺恅澜漫[39],亡耦失畴[40]。薄索合沓[41],罔象相求[42]。
【注释】
[1]“若乃”二句:谓缓听节度,谨察曲之名目。徐,缓慢。廉,谨,仔细。赋歌,作曲之通称。
[2]“啾咇
(bì jié)”二句:谓听曲而将吟,舒缓以相应。啾,众声。咇
,声出貌。行,且。
(chěn rén),声舒缓貌。和啰,声相杂貌。
[3]“风鸿洞”二句:谓风吹其声相连不绝,而优游、柔雅、分散。鸿洞,相连貌。娆娆(ráo),柔雅貌。婆娑,分散貌。
[4]漂:浮。弃:指丢弃旧曲。他:指别的曲调、新曲。
[5]要复:伺候。蹊径:道路。
[6]讴谣:唱歌。
[7]周流:周转如流。泛滥:指声音充溢。
[8]吐含:吞吐。
[9]慈父之畜子:李善注引《韩诗》曰:“夫为人父者,必怀慈仁之爱,以畜养其子也。”
[10]“其妙声”几句:谓其声妙和则清和安畅,节度无违,穆然如孝子之事亲。厌,安静貌。
(yì),深邃。迖(tì),滑。
[11]科条:法令条规。譬类:譬喻。
[12]义理:事物所含之理。
[13]“澎濞(bì)”几句:上二句谓音声激昂,犹如壮士;后二句谓箫音优柔,宛若君子。澎濞,勇烈声。一何,多么。
[14]
(léng hōng):大声。
[15]佚豫:声疾。沸㥜(wèi):不安貌。
[16]
(kǎi)风:南风。纷披:乱貌。
[17]容与:宽裕貌。施惠:南风有助于万物生长,故曰施惠。
[18]杂遝:众多貌。
[19]拔
(shā):分散。奋弃:很快停止。
[20]怆(chuàng)恍:失意貌。恻惐(yù):伤痛。
[21]恬淡:安静。绥肆:迟缓。
[22]被:及。淋洒:不绝貌。靡靡:声之细好。
[23]横溃:决貌。阳遂:清通貌。
[24]悁悁(yuān):忧愁貌。
[25]醰醰(tán):醇浓有味。
[26]贪饕(tāo):贪而无厌。廉隅:廉洁而有节操。
[27]狼戾:恶性。怼(duì):怨。
[28]啴唌(tān xián):舒缓放纵。逸豫:安乐。《诗经·小雅·白驹》:“尔公尔侯,逸豫无期。”
[29]锺期:锺子期。春秋时楚人,精于音律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流水,子期听而知之。牙:指伯牙。旷:师旷,春秋晋乐师。字子野,生而目盲,善辨声乐。愕:惊。
[30]杞梁之妻:春秋齐大夫杞梁,一作“芑梁”,名殖。齐庄公四年,齐袭莒,杞梁战死。其妻迎丧于郊,枕尸哭甚哀,过者莫不挥涕,十日而城为之崩。
[31]严春:古之善琴者。本名庄春,汉人避汉明帝(刘庄)讳,改称严春。窜:措。
[32]浸淫:渐相亲附,渐次接近。一说古之知音人。叔子:古之乐师。远其类:远离箫声而不敢相提并论。
[33]嚚(yín)、顽:舜父名顽,舜母名嚚。朱、均:指丹朱和商均。丹朱,帝尧之子,尧因丹朱不肖,禅位于舜。商均,舜之子,舜以商均不肖,乃使伯禹继位。禹立,封商均于虞。惕:戒。复惠:恢复机敏聪慧。
[34]桀、跖(zhí):夏桀和盗跖。夏桀,夏代最后一个君王,名履癸。暴虐荒淫之君。盗跖,盗而名跖,相传为春秋末期人,其言行与孔子相异。鬻(yù)、博:指夏育和申博。鬻,古通“育”,夏育,周代卫国勇士,力能拔牛尾。博,申博,勇士。儡:败坏。顿悴:愁悴。
[35]《参差》:箫曲名。
[36]永御:长用。
[37]狡弄:急促之曲调。
[38]“或留”二句:演奏急促之曲调,回旋飞声,去留无常。
[39]愺恅(cǎo lǎo):寂静貌。澜漫:分散。
[40]亡耦、失畴:失其同类。
[41]薄索:急切地求索。合沓:重叠。
[42]罔象:余声。
【翻译】
于是乎,安静而舒缓地倾听演奏,仔细而会心地品赏韵味;不知不觉附和着低吟,箫声歌声混合一起。熙熙微风悠然飘来,律吕音声传播四野。在空旷的野地里回荡,旧曲刚完新声又继。歌者依节拍而放声,珠联璧合无与伦比。乐声洪亮时,圆润流转,醇厚饱满,好像慈父关怀着稚子。乐声美妙时,深沉幽远,清和流畅,好像孝子侍奉着长辈。旋律与歌词相符,形式与内容投契。激昂慷慨雄壮鸿烈,犹如壮士有非凡气势。悠远柔和温文尔雅,彬彬然似君子之有礼。乐声威武时,雷霆万钧,声振乾坤,声疾而色厉。声音和平时,春风拂面,宽厚穆如,如阳光雨露,万物润滋。有时声虽杂而能收敛,有时音虽散却戛然而止。有时悲切而难忍,有时恬淡而安谧。忽如涓涓细流绵且长,忽如沧海横流决大堤。哀声则凄惨可怜,回味则甜润而有深意。所以说,贪婪之徒闻之而廉洁,凶狠之辈闻之而知耻。强暴之人归依仁义,闲散之汉有所改悔。古之乐师锺子期、俞伯牙和师旷都愕然怅然,相比之下《杞梁妻叹》已不成曲调。师襄、严春不敢逞强,浸淫叔子宁肯远避。历史上的顽冥不肖之人为之动容,剽悍强徒本性改易。乐曲起,道德齐,长治久安万人喜。一旦吹奏急促调,乐音扶摇上九霄,彷徨飞翔,行止无常,不知如何是好。安静寂寥,四散缥缈,一若亡偶失同胞。追寻洞箫声,余音犹袅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