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“故其清凉雄风,则飘举升降,乘凌高城,入于深宫,邸华叶而振气。徘徊于桂椒之间,翱翔于激水之上,将击芙蓉之精,猎蕙草,离秦衡,概新夷,被荑杨,回穴冲陵,萧条众芳。然后倘佯中庭,北上玉堂,跻于罗帷,经于洞房,乃得为大王之风也。

【原文】

“故其清凉雄风[1],则飘举升降[2],乘凌高城[3],入于深宫,邸华叶而振气[4]。徘徊于桂椒之间[5],翱翔于激水之上[6],将击芙蓉之精[7],猎蕙草[8],离秦衡[9],概新夷[10],被荑杨[11],回穴冲陵[12],萧条众芳。然后倘佯中庭[13],北上玉堂[14],跻于罗帷[15],经于洞房[16],乃得为大王之风也。

【注释】

[1]雄风:雄骏的风。

[2]飘举升降:指上下升腾。

[3]乘凌:上升,超越。

[4]邸(dǐ):通“抵”,触动,吹动。振气:散发香气。振,开放,散发。《春秋左传·文公十六年》:“自庐以往,振廪同食。”杜预注:“振,发也。”

[5]桂椒:桂树和花椒树。桂花和花椒皆有香气。

[6]激水:激起浪花的急流。

[7]芙蓉之精:指荷花。精,指花。李善注:“《广雅》曰:‘菁,华也。’精与菁古字通。”

[8]猎:经过,掠过。蕙草:一种香草,俗名佩兰。屈原《离骚》:“兰芷变而不芳兮,荃蕙化而为茅。”古代习俗烧蕙草以薰除灾邪,故亦名“薰草”。蕙草以产于湖南零陵的最著名,故又名“零陵香”。

[9]离:分开。秦衡:一种香草。一说秦是香草,衡是杜衡。杜衡,香草名。也作“杜蘅”。又名杜葵、马蹄香、土细辛。似葵而香,根入药。一说秦是木名。

[10]概:古代量粟麦时刮平斗斛的器具。这里引申为吹平之意。新夷:香木名。即辛夷。树高二三丈,叶似柿叶而狭长。花似莲而小如盏,色紫,香气馥郁,初出时,苞长半寸,尖如笔头,故一名木笔。白者名玉兰,亦称望春。《楚辞·九歌·山鬼》:“乘赤豹兮从文狸,辛夷车兮结桂旗。”一说新夷即留夷。屈原《离骚》:“畦留夷与揭车兮,杂杜衡与芳芷。”留夷,香草名。

[11]荑(tí)杨:初生的幼杨。荑,草木初生的芽。

[12]冲陵:冲击山岩。陵,土山。

[13]倘佯(cháng yáng):徘徊。中庭:院子。

[14]玉堂:宫殿的美称。《韩非子·守道》:“人主甘服于玉堂之中,而无瞋目切齿倾取之患。”古代宫殿都坐北朝南,所以风吹进去称“北上”。

[15]跻(jī):升,登。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:“跻彼公堂,称彼兕觥,万寿无疆。”罗帷(wéi):丝织品制的帐幔。

[16]洞房:幽深的内室。宋玉《招魂》:“姱容修态, “故其清凉雄风,则飘举升降,乘凌高城,入于深宫,邸华叶而振气。徘徊于桂椒之间,翱翔于激水之上,将击芙蓉之精,猎蕙草,离秦衡,概新夷,被荑杨,回穴冲陵,萧条众芳。然后倘佯中庭,北上玉堂,跻于罗帷,经于洞房,乃得为大王之风也。 洞房些。”王逸注:“洞,深也。”

【翻译】

“所以那清凉的雄风吹起来,就会上下冲动,不断升腾,飞越高大的城墙,吹进深邃的宫室,拂过花草枝叶,发出阵阵芳香。风在桂树和椒树中间回荡,在急流的浪花上翱翔,摇动着池塘里的荷花,掠过蕙草,分开秦蘅,吹动辛夷,披开幼杨,翻卷着冲击山岩,使芬芳的花草凋零散落。然后在庭院中间徘徊,向北吹进宫殿,飘入罗帷锦帐,再经过深宫中的内室,这才成为大王的风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