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“今封疆之内,冠带之伦,咸获嘉祉[1],靡有阙遗矣。而夷狄殊俗之国,辽绝异党之域,舟车不通,人迹罕至,政教未加,流风犹微[2]。内之则时犯义侵礼于边境,外之则邪行横作,放杀其上[3]。君臣易位,尊卑失序,父老不辜[4],幼孤为奴虏,系缧号泣[5],内向而怨曰:‘盖闻中国有至仁焉,德洋恩普[6],物靡不得其所,今独曷为遗己?’举踵思慕[7],若枯旱之望雨,戾夫为之垂涕[8],况乎上圣[9],又焉能已?故北出师以讨强胡,南驰使以诮劲越[10]。四面风德[11],二方之君[12],鳞集仰流[13],愿得受号者以亿计。故乃关沫、若[14],徼牂牁[15],镂灵山[16],梁孙原[17]。创道德之涂,垂仁义之统,将博恩广施,远抚长驾[18],使疏逖不闭[19],曶爽暗昧得耀乎光明[20],以偃甲兵于此[21],而息讨伐于彼。遐迩一体,中外禔福[22],不亦康乎?夫拯民于沉溺[23],奉至尊之休德[24],反衰世之陵夷[25],继周氏之绝业[26],天子之亟务也[27]!百姓虽劳,又恶可以已乎哉?
【注释】
[1]嘉:吉祥。祉(zhǐ):福。
[2]流风:犹遗风。指先代流传下来的好风气。
[3]放杀:放逐,杀害。
[4]不辜:无罪。
[5]系缧(léi):捆绑,拘囚。
[6]德洋恩普:恩德洋溢普遍。
[7]举踵:踮起脚跟。
[8]戾夫:狠戾的人。
[9]上圣:德才最高超的人。
[10]“故北出师”二句:强胡,指匈奴。《喻巴蜀檄》:“然后兴师出兵,北征匈奴,单于怖骇,交臂受事,屈膝请和。”劲越,指闽越、南越。《喻巴蜀檄》:“移师东指,闽越相诛。右吊番禺,太子入朝。”诮(qiào),责问。
[11]风德:为其德所感化。
[12]二方: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·索隐》:“谓西夷邛、僰,南夷牂牁、夜郎也。”
[13]鳞集仰流:如鱼群迎向上流。喻人心归向。
[14]关:关口。古时设关口于边界以稽查行旅。沫、若:沫水,古水名。岷江支流,今四川大渡河。若水,古水名。即今雅砻江,其与金沙江合流后的一段金沙江,古时亦称若水。
[15]徼(jiào):边界,边塞。牂牁(zāng kē):郡名。元鼎六年(前111)置,治所在且尽(今贵州凯里西北)。此指牂牁江,即今盘江。
[16]镂:疏通,开凿。灵山:指零关道,汉代经零关县通往西南地区的要道,在今四川芦山境内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(相如)通零关道、桥孙水,以通邛都。”
[17]梁:这里指架设桥梁。孙原:孙水。一名白沙江,又名长河水,出台登县(今四川冕宁),南入金沙江,即今之安宁河。
[18]驾:行。
[19]疏逖(tì):疏远。
[20]曶(hū)爽:天将明而未明之时。曶,同“昒”。
[21]偃:停止,停息。甲兵:铠甲和兵器。泛指武备。
[22]禔(zhī)福:安福。
[23]沉溺:指陷于困厄痛苦之中。
[24]至尊:极其尊贵,至高无上的地位。古多指皇位,因用为皇帝的代称。休德:美德。
[25]衰世:指春秋战国到秦朝。陵夷:衰落,衰颓。
[26]绝业:中断的事业。
[27]亟(jí)务:急速办理事务。亟,赶快,急速。
【翻译】
“现在国境之内,世家大族和为官做吏的这一类人,都得到美满幸福,没有遗漏的。而与中国风俗不同的夷狄,居住在遥远偏僻的地方,不通船,不通车,中原的人很少去,朝廷政治教化还未达到那里,好的风气很少。接纳他,就侵犯礼义时常在边境进行骚扰;不理他,就放纵横行做些违背正义的事,放逐杀害长上。君臣地位颠倒,尊卑贵贱秩序紊乱,无罪的老年人和孤幼儿被当作奴隶,捆绑起来,他们大声喊叫,哭泣不止,心里向往朝廷而埋怨地说:‘听说中国有最仁慈的君主,给人的恩惠多而普遍,事物都能得到很适当的安置,今天为什么独独把我们忘掉呢?’踮起脚跟思念仰慕之情,就好像久旱干枯的禾苗盼望雨水,性情乖戾的人也为他们的不幸遭遇伤心落泪,何况是贤明的君主,又怎能不去拯救他们呢?所以向北出师去征讨强大的匈奴,派使臣往南去谴责强劲的闽越和南越。四面八方都被君王的恩德所感化,西夷邛、僰,南夷牂牁、夜郎,他们的首领像鱼群迎向上流一样归附朝廷,愿意接受朝廷封号的不可数计。所以才在沫水、若水设置关口,在牂牁郡建起边塞,开凿疏通零关道,在孙水源上架起桥梁。这些措施是想为他们开创一条通向道德之路,把仁义传给他们,将恩惠广泛施予,到很远的地方去安抚他们,使疏远之国不被闭绝,昏暗的地方得到照射而光明,因此朝廷就可停止用兵,而他们就可不受讨伐。远与近如同一个整体,中与外都平安幸福,不也是令人安乐吗?把陷于困厄痛苦中的西夷、南夷各族的百姓拯救出来,尊崇皇帝的美德,恢复春秋战国到秦时衰落了的王道,继承中断了的周天子统一天下的事业,这是皇上急须要办理的事务啊!百姓虽然劳苦,又怎么可以停止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