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“且夫王者固未有不始于忧勤,而终于逸乐者也,然则受命之符,合在于此。方将增太山之封,加梁父之事,鸣和鸾,扬乐颂,上减五,下登三。观者未睹旨,听者未闻音,犹鹪 已翔乎寥廓之宇,而罗者犹视乎薮泽,悲夫!”

【原文】

“且夫王者固未有不始于忧勤,而终于逸乐者也,然则受命之符[1],合在于此。方将增太山之封[2],加梁父之事[3],鸣和鸾[4],扬乐颂[5],上减五[6],下登三[7]。观者未睹旨[8],听者未闻音[9],犹鹪 “且夫王者固未有不始于忧勤,而终于逸乐者也,然则受命之符,合在于此。方将增太山之封,加梁父之事,鸣和鸾,扬乐颂,上减五,下登三。观者未睹旨,听者未闻音,犹鹪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已翔乎寥廓之宇,而罗者犹视乎薮泽,悲夫!” 已翔乎寥廓之宇[10],而罗者犹视乎薮泽[11],悲夫!”

【注释】

[1]受命之符:接受天命的祥瑞征兆。

[2]太山:即泰山。

[3]梁父:梁父山。古代帝王在泰山筑坛祭天,在泰山下梁父山上封土以祭地。

[4]和鸾:古代车马上的铃铛。

[5]扬乐颂:颂扬礼乐。

[6]减五:指同于五帝。五,五帝。有多种说法。一说为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伏羲、神农、黄帝、唐尧、虞舜。

[7]登三:指超越三王。三,三王,指夏禹、商汤、周文王。一说指夏禹、商汤和周文王、周武王。

[8]观者:与下文“听者”,指诸位大夫。睹旨:察看意旨。

[9]音:听见声音。意谓不明白其中的意义。

[10]鹪 “且夫王者固未有不始于忧勤,而终于逸乐者也,然则受命之符,合在于此。方将增太山之封,加梁父之事,鸣和鸾,扬乐颂,上减五,下登三。观者未睹旨,听者未闻音,犹鹪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已翔乎寥廓之宇,而罗者犹视乎薮泽,悲夫!” (jiāo míng):传说五方神鸟中的南方神鸟。凤凰之属。寥廓:旷远,广阔。

[11]薮(sǒu)泽:湖泽的通称。也指水浅草茂的泽地。

【翻译】

“况且成就事业的人,本来就没有不是开始忧愁劳苦,而最后才得到安乐的,那么人君接受天命的凭证,就在于此。皇上正准备在泰山、梁父山祭祀天地,歌舞升平,颂扬礼乐,汉的功业同于五帝、超过三王。诸位大夫还不明白这件事的重大意义,就好像神鸟鹪 “且夫王者固未有不始于忧勤,而终于逸乐者也,然则受命之符,合在于此。方将增太山之封,加梁父之事,鸣和鸾,扬乐颂,上减五,下登三。观者未睹旨,听者未闻音,犹鹪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已翔乎寥廓之宇,而罗者犹视乎薮泽,悲夫!” 已经飞翔在辽阔的天空,而网鸟的人还在湖边泽地去寻找,真是可悲呀!”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