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降及元康[1],潘陆特秀[2],律异班贾[3],体变曹王[4],缛旨星稠[5],繁文绮合[6],缀平台之逸响[7],采南皮之高韵[8]。遗风余烈,事极江右[9]。在晋中兴[10],玄风独扇[11],为学穷于柱下[12],博物止乎七篇[13],驰骋文辞,义殚乎此[14]。自建武暨于义熙[15],历载将百,虽比响联辞,波属云委[16],莫不寄言上德[17],托意玄珠[18],遒丽之辞[19],无闻焉尔。仲文始革孙许之风[20],叔源大变太元之气[21]。爰逮宋氏,颜谢腾声[22],灵运之兴会摽举[23],延年之体裁明密[24],并方轨前秀[25],垂范后昆[26]。
【注释】
[1]元康:晋惠帝年号(291—299)。
[2]潘:潘岳。西晋文学家,工于诗赋。陆:陆机。西晋文学家。诗歌追求辞藻对偶,开一代风气;而辞赋成就较高。特:独。
[3]班:班固。贾:贾谊。
[4]曹:曹植。王:王粲。
[5]缛旨:意旨繁密。星稠:形容意旨繁密。
[6]绮合:鲜艳的纺织品相交合。形容辞采丰富华丽。
[7]缀:连接。平台:汉代梁孝王刘武,在国都大梁城建筑宫室,与城东三十里的平台相连,招揽四方才士。当时名赋家枚乘、司马相如都做过梁孝王幕客。逸响:指枚乘、司马相如的辞赋风格。
[8]南皮:地名。今属河北。曹丕曾与吴质及“建安七子”等共游,在其《与朝歌令吴质书》中有描述。高韵:指建安诗赋风格。
[9]江右:指西晋。
[10]中兴:指晋元帝建立东晋王朝,中兴晋室。
[11]玄风:老庄之学。扇:盛行。
[12]柱下:指老子之学。老子曾为周柱下史,故称。
[13]七篇:指庄子之学。《庄子·内篇》共七篇,向来认为是庄周所自作,故常以七篇代表庄周思想。
[14]殚:尽。
[15]建武:晋元帝年号(317—318)。暨(jì):到。义熙:晋安帝年号(405—418)。
[16]波属云委:如波之相连接,如云之相委积。
[17]上德:指老庄思想。《老子》三十八章:“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。”
[18]玄珠:喻道。《庄子·天地》:“黄帝游乎赤水之北,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,还归,遗其玄珠。”
[19]遒丽:遒劲华美。
[20]仲文:殷仲文。东晋诗人。孙:孙绰。东晋文学家。博学能文,尤擅玄言诗。许:许询,东晋名士,擅清谈论难,好玄言诗。
[21]叔源:谢混。谢安之孙。工于诗。在晋末首倡山水诗。太元:晋孝武帝年号(376—396)。太元年间是玄言诗最盛的时期,“太元之气”指前“孙许之风”,即玄言诗风。按,沈约的这种观点实本于《续晋阳秋》,见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“简文称许掾”条刘孝标注。
[22]颜:颜延之,字延年。南朝宋文学家。工于诗,与谢灵运齐名。谢:谢灵运。南朝宋诗人,文学家。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。
[23]兴会:情兴所会。摽举:标举,指意境高超。
[24]体裁:这里指诗歌结构安排。明密:晓畅周密。
[25]方轨:并驾齐驱。前秀:前代杰出作家。
[26]范:法。后昆:后世。
【翻译】
到了元康年间,潘岳、陆机独美一时,韵律与班固、贾谊有所不同,风格较曹植、王粲多有变化,意旨繁密像星罗棋布,文辞富丽如彩绮交织,承续了西汉赋家的风格,采撷了建安诗歌的情韵。留下一代诗风,影响整个西晋。当晋室中兴江东,唯有老庄之学盛行,治学局限于老子之学,求知仅限于《庄子·内篇》,诗文中的文辞,不出老庄的范围。从建武元年到义熙末年,历经的年代将近一百,虽然诗歌创作接连不断,如波相连如云相积,篇篇寄言于老庄思想,托意于玄远之道,遒劲华美的诗句,从来没听说过。殷仲文开始改变孙绰、许询的诗风,谢混大大改变了东晋的诗风。于是到了刘宋时期,颜延之、谢灵运诗名大振,谢灵运情兴所会意境高远,颜延之结构紧密音节晓畅,都能与前代杰出作家并驾齐驱,留下法则给后世诗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