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朝吾将济于白水兮,登阆风而 马。忽反顾以流涕兮,哀高丘之无女。溘吾游此春宫兮,折琼枝以继佩。及荣华之未落兮,相下女之可贻。吾令丰隆乘云兮,求宓妃之所在。解佩 以结言兮,吾令蹇修以为理。纷总总其离合兮,忽纬 其难迁。夕归次于穷石兮,朝濯发乎洧盘。保厥美以骄傲兮,日康娱以淫游。虽信美而无礼兮,来违弃而改求。览相观于四极兮,周流乎天余乃下。望瑶台之偃蹇兮,见有娀之佚女。吾令鸩为媒兮,鸩告余以不好。雄鸠之鸣逝兮,余犹恶其佻巧。心犹豫而狐疑兮,欲自适而不可。凤皇既受诒兮,恐高辛之先我。欲远集而无所止兮,聊浮游以逍遥。及少康之未家兮,留有虞之二姚。理弱而媒拙兮,恐导言之不固。时溷浊而嫉贤兮,好蔽美而称恶。闺中既邃远兮,哲王又不寤。怀朕情而不发兮,余焉能忍与此终古!

【原文】

朝吾将济于白水兮[1],登阆风而 朝吾将济于白水兮,登阆风而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马。忽反顾以流涕兮,哀高丘之无女。溘吾游此春宫兮,折琼枝以继佩。及荣华之未落兮,相下女之可贻。吾令丰隆乘云兮,求宓妃之所在。解佩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以结言兮,吾令蹇修以为理。纷总总其离合兮,忽纬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其难迁。夕归次于穷石兮,朝濯发乎洧盘。保厥美以骄傲兮,日康娱以淫游。虽信美而无礼兮,来违弃而改求。览相观于四极兮,周流乎天余乃下。望瑶台之偃蹇兮,见有娀之佚女。吾令鸩为媒兮,鸩告余以不好。雄鸠之鸣逝兮,余犹恶其佻巧。心犹豫而狐疑兮,欲自适而不可。凤皇既受诒兮,恐高辛之先我。欲远集而无所止兮,聊浮游以逍遥。及少康之未家兮,留有虞之二姚。理弱而媒拙兮,恐导言之不固。时溷浊而嫉贤兮,好蔽美而称恶。闺中既邃远兮,哲王又不寤。怀朕情而不发兮,余焉能忍与此终古![2]。忽反顾以流涕兮,哀高丘之无女[3]。溘吾游此春宫兮[4],折琼枝以继佩[5]。及荣华之未落兮[6],相下女之可贻[7]。吾令丰隆乘云兮[8],求宓妃之所在[9]。解佩 朝吾将济于白水兮,登阆风而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马。忽反顾以流涕兮,哀高丘之无女。溘吾游此春宫兮,折琼枝以继佩。及荣华之未落兮,相下女之可贻。吾令丰隆乘云兮,求宓妃之所在。解佩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以结言兮,吾令蹇修以为理。纷总总其离合兮,忽纬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其难迁。夕归次于穷石兮,朝濯发乎洧盘。保厥美以骄傲兮,日康娱以淫游。虽信美而无礼兮,来违弃而改求。览相观于四极兮,周流乎天余乃下。望瑶台之偃蹇兮,见有娀之佚女。吾令鸩为媒兮,鸩告余以不好。雄鸠之鸣逝兮,余犹恶其佻巧。心犹豫而狐疑兮,欲自适而不可。凤皇既受诒兮,恐高辛之先我。欲远集而无所止兮,聊浮游以逍遥。及少康之未家兮,留有虞之二姚。理弱而媒拙兮,恐导言之不固。时溷浊而嫉贤兮,好蔽美而称恶。闺中既邃远兮,哲王又不寤。怀朕情而不发兮,余焉能忍与此终古! 以结言兮[10],吾令蹇修以为理[11]。纷总总其离合兮,忽纬 朝吾将济于白水兮,登阆风而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马。忽反顾以流涕兮,哀高丘之无女。溘吾游此春宫兮,折琼枝以继佩。及荣华之未落兮,相下女之可贻。吾令丰隆乘云兮,求宓妃之所在。解佩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以结言兮,吾令蹇修以为理。纷总总其离合兮,忽纬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其难迁。夕归次于穷石兮,朝濯发乎洧盘。保厥美以骄傲兮,日康娱以淫游。虽信美而无礼兮,来违弃而改求。览相观于四极兮,周流乎天余乃下。望瑶台之偃蹇兮,见有娀之佚女。吾令鸩为媒兮,鸩告余以不好。雄鸠之鸣逝兮,余犹恶其佻巧。心犹豫而狐疑兮,欲自适而不可。凤皇既受诒兮,恐高辛之先我。欲远集而无所止兮,聊浮游以逍遥。及少康之未家兮,留有虞之二姚。理弱而媒拙兮,恐导言之不固。时溷浊而嫉贤兮,好蔽美而称恶。闺中既邃远兮,哲王又不寤。怀朕情而不发兮,余焉能忍与此终古! 其难迁[12]。夕归次于穷石兮[13],朝濯发乎洧盘[14]。保厥美以骄傲兮[15],日康娱以淫游。虽信美而无礼兮,来违弃而改求[16]。览相观于四极兮[17],周流乎天余乃下[18]。望瑶台之偃蹇兮[19],见有娀之佚女[20]。吾令鸩为媒兮[21],鸩告余以不好。雄鸠之鸣逝兮,余犹恶其佻巧[22]。心犹豫而狐疑兮,欲自适而不可[23]。凤皇既受诒兮[24],恐高辛之先我[25]。欲远集而无所止兮[26],聊浮游以逍遥[27]。及少康之未家兮[28],留有虞之二姚[29]。理弱而媒拙兮[30],恐导言之不固[31]。时溷浊而嫉贤兮,好蔽美而称恶[32]。闺中既邃远兮[33],哲王又不寤[34]。怀朕情而不发兮,余焉能忍与此终古!

【注释】

[1]白水:神话中的水名。王逸《楚辞章句》:“《淮南子》言,白水出昆仑之山,饮之不死。”

[2]阆(liáng)风:神话中的地名。王逸《楚辞章句》:“阆风,山名。在昆仑之上。” 朝吾将济于白水兮,登阆风而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马。忽反顾以流涕兮,哀高丘之无女。溘吾游此春宫兮,折琼枝以继佩。及荣华之未落兮,相下女之可贻。吾令丰隆乘云兮,求宓妃之所在。解佩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以结言兮,吾令蹇修以为理。纷总总其离合兮,忽纬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其难迁。夕归次于穷石兮,朝濯发乎洧盘。保厥美以骄傲兮,日康娱以淫游。虽信美而无礼兮,来违弃而改求。览相观于四极兮,周流乎天余乃下。望瑶台之偃蹇兮,见有娀之佚女。吾令鸩为媒兮,鸩告余以不好。雄鸠之鸣逝兮,余犹恶其佻巧。心犹豫而狐疑兮,欲自适而不可。凤皇既受诒兮,恐高辛之先我。欲远集而无所止兮,聊浮游以逍遥。及少康之未家兮,留有虞之二姚。理弱而媒拙兮,恐导言之不固。时溷浊而嫉贤兮,好蔽美而称恶。闺中既邃远兮,哲王又不寤。怀朕情而不发兮,余焉能忍与此终古! (xiè):同“绁”,系,栓。

[3]高丘:一说阆风山。一说楚山名,在巫山附近。按,此处非确指某处,应指上文天帝所居的地方,比喻楚宫。帝阍不开关欲行反顾,自然反顾的是帝居之处。女:比喻能了解屈原理想的贤人。

[4]溘:飘忽。春宫:王逸《楚辞章句》:“东方青帝舍也。”

[5]琼枝:玉树的枝条。继佩:补充佩饰。

[6]荣华:指玉树上的花。

[7]下女:相对高丘而言,指下文的宓妃等人。贻:赠送。

[8]丰隆:神话中的人物。云神。王逸《楚辞章句》:“丰隆,云师。一曰雷师。”

[9]宓妃:神话中的人物。据说是古帝伏羲氏的女儿,溺死于洛水,遂为洛水之神。宓,同“伏”。

[10]解佩 朝吾将济于白水兮,登阆风而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马。忽反顾以流涕兮,哀高丘之无女。溘吾游此春宫兮,折琼枝以继佩。及荣华之未落兮,相下女之可贻。吾令丰隆乘云兮,求宓妃之所在。解佩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以结言兮,吾令蹇修以为理。纷总总其离合兮,忽纬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其难迁。夕归次于穷石兮,朝濯发乎洧盘。保厥美以骄傲兮,日康娱以淫游。虽信美而无礼兮,来违弃而改求。览相观于四极兮,周流乎天余乃下。望瑶台之偃蹇兮,见有娀之佚女。吾令鸩为媒兮,鸩告余以不好。雄鸠之鸣逝兮,余犹恶其佻巧。心犹豫而狐疑兮,欲自适而不可。凤皇既受诒兮,恐高辛之先我。欲远集而无所止兮,聊浮游以逍遥。及少康之未家兮,留有虞之二姚。理弱而媒拙兮,恐导言之不固。时溷浊而嫉贤兮,好蔽美而称恶。闺中既邃远兮,哲王又不寤。怀朕情而不发兮,余焉能忍与此终古! 以结言:古代书信是卷成卷子,外面用小带束住,在打结处加封泥。这就是说用佩带来束住给宓妃的书信。佩 朝吾将济于白水兮,登阆风而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马。忽反顾以流涕兮,哀高丘之无女。溘吾游此春宫兮,折琼枝以继佩。及荣华之未落兮,相下女之可贻。吾令丰隆乘云兮,求宓妃之所在。解佩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以结言兮,吾令蹇修以为理。纷总总其离合兮,忽纬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其难迁。夕归次于穷石兮,朝濯发乎洧盘。保厥美以骄傲兮,日康娱以淫游。虽信美而无礼兮,来违弃而改求。览相观于四极兮,周流乎天余乃下。望瑶台之偃蹇兮,见有娀之佚女。吾令鸩为媒兮,鸩告余以不好。雄鸠之鸣逝兮,余犹恶其佻巧。心犹豫而狐疑兮,欲自适而不可。凤皇既受诒兮,恐高辛之先我。欲远集而无所止兮,聊浮游以逍遥。及少康之未家兮,留有虞之二姚。理弱而媒拙兮,恐导言之不固。时溷浊而嫉贤兮,好蔽美而称恶。闺中既邃远兮,哲王又不寤。怀朕情而不发兮,余焉能忍与此终古! ,佩带。言,指书信。

[11]蹇修:人名。诗中虚构的人物。理:媒人。朱熹《楚辞集注》:“理,为媒以通词理也。”

[12]纬 朝吾将济于白水兮,登阆风而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马。忽反顾以流涕兮,哀高丘之无女。溘吾游此春宫兮,折琼枝以继佩。及荣华之未落兮,相下女之可贻。吾令丰隆乘云兮,求宓妃之所在。解佩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以结言兮,吾令蹇修以为理。纷总总其离合兮,忽纬
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其难迁。夕归次于穷石兮,朝濯发乎洧盘。保厥美以骄傲兮,日康娱以淫游。虽信美而无礼兮,来违弃而改求。览相观于四极兮,周流乎天余乃下。望瑶台之偃蹇兮,见有娀之佚女。吾令鸩为媒兮,鸩告余以不好。雄鸠之鸣逝兮,余犹恶其佻巧。心犹豫而狐疑兮,欲自适而不可。凤皇既受诒兮,恐高辛之先我。欲远集而无所止兮,聊浮游以逍遥。及少康之未家兮,留有虞之二姚。理弱而媒拙兮,恐导言之不固。时溷浊而嫉贤兮,好蔽美而称恶。闺中既邃远兮,哲王又不寤。怀朕情而不发兮,余焉能忍与此终古! (wěi huà):乖戾,不和合。难迁:难以改变。

[13]穷石:神话中的地名。相传羿的国土在这里。这句暗指宓妃与羿有爱情关系。

[14]洧(wěi)盘:神话中的水名。王逸《楚辞章句》:“《禹大传》曰,洧盘之水,出崦嵫之山。”

[15]保:恃,仗着。

[16]来:招呼从者之词。

[17]览相观:三字同义而连用。四极:指天上四方的尽头。

[18]周流:周游。

[19]瑶台:以美玉砌成的台。瑶,美玉。偃蹇:高貌。形容台高耸的样子。

[20]有娀(sōng):传说中的古代国名。佚女:美女。据《淮南子》《吕氏春秋》说,有娀有两个美女,年长的叫简狄,她们都住在高台上。后来简狄嫁给帝喾,生商代的祖先契。

[21]鸩(zhèn):鸟名。传说它的羽毛有毒,浸入酒中可以致人死命。

[22]佻巧:指口吻轻薄,言词不实。

[23]适:往。

[24]凤皇:即给帝喾做媒的神鸟。《诗经·商颂·玄鸟》言简狄吞玄鸟(燕子)的卵而生契。受诒:是说凤凰接受了帝喾托付它送给简狄的聘礼。据说简狄因凤凰的媒介嫁给了帝喾。

[25]高辛:即帝喾。

[26]集:本义是鸟栖树上,和“止”同义,停留、居住的意思。

[27]浮游:飘荡。

[28]少康:夏后相之子。寒浞使浇杀夏后相,少康逃奔有虞,虞因妻以二女。

[29]有虞:国名。姚姓,舜后。二姚:有虞国的两位公主。

[30]理弱而媒拙兮:理、媒,都指媒人。

[31]导言:媒人传达双方意见的话。不固:没有成效。

[32]“时溷浊”二句:这两句是下索失败后得出的结论。

[33]邃(suì)远:深远。比喻不可接近。

[34]哲王:贤智的君王。这里指楚王。寤:觉悟,醒悟。按,“闺中邃远”,所以下索失败;“哲王不寤”,因此上求不成。这是上下求索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,是对“吾将上下而求索”的总结。按,以上是第二大段的第三层,写下索失败的情况。以上三层是全篇的第二大段。从女媭的劝诫,引入向重华陈词,进而上下求索,充分表达了诗人不见容于君,不受知于世的感情。

【翻译】

清晨我将要渡过白水河,登上阆风山把马儿系着。忽然回头眺望涕泪淋漓,叹息高丘竟然没有美女。飘飘忽忽我到春宫一游,折下玉树枝条增添佩饰。趁琼枝上花朵还未凋零,把能受馈赠的美女找寻。我命令云师把云车驾起,我要去寻找宓妃的住地。解下佩带束好给她的书信,我请蹇修前去给我做媒。云霓纷纷簇集忽离忽合,很快知道事情乖戾难成。晚上宓妃回到穷石住宿,清晨到洧盘把头发洗濯。宓妃仗着貌美骄傲自大,成天放荡不羁寻欢作乐。她虽然美丽但不守礼法,算了吧放弃她另外求索。我在天上观察四面八方,周游一遍后我从天而降。遥望华丽巍峨的玉台啊,见有娀氏美人住在台上。我叫鸩鸟快去给我介绍,鸩鸟却说那个美人不好。雄鸠叫唤着争取前往啊,我又嫌它过分诡诈轻佻。我心中犹豫而疑惑不定,想自己去吧又觉得不妙。凤凰已接受托付的聘礼,恐怕高辛赶在我前面了。想到远方去又无处安居,只好四处游荡流浪逍遥。趁少康还未结婚的时节,还留着有虞国两位阿娇。媒人无能啊口才又笨拙,恐怕能说合的希望很小。世间混乱污浊嫉贤妒能,爱障蔽美德把恶事称道。闺中美女既然难以接近,贤智君王始终又不醒觉。满腔忠贞激情无处倾诉,我怎么能永远忍耐得了!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