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夫举吴兵以訾于汉[1],譬犹蝇蚋之附群牛[2],腐肉之齿利剑,锋接必无事矣[3]。天下闻吴率失职诸侯[4],愿责先帝之遗约[5],今汉亲诛其三公[6],以谢前过。是大王威加于天下,而功越于汤、武也[7]。夫吴有诸侯之位,而富实于天子;有隐匿之名[8],而居过于中国[9]。夫汉并二十四郡,十七诸侯,方输错出,军行数千里,不绝于郊,其珍怪不如山东之府[10];转粟西乡,陆行不绝,水行满河,不如海陵之仓[11];修治上林[12],杂以离宫,积聚玩好,圈守禽兽,不如长洲之苑[13];游曲台[14],临上路,不如朝夕之池;深壁高垒,副以关城[15],不如江、淮之险[16]。此臣之所为大王乐也。
【注释】
[1]訾(zī):计量。
[2]蚋(ruì):昆虫名。体形如蝇,稍小,褐色或黑色,雌虫刺吸牛、羊等牲畜血液。
[3]无事:即无补于事,对事情无所补益。
[4]失职:《汉书》颜师古注:“谓被削黜,失其常分。”
[5]责:负责。
[6]诛其三公:此指诛晁错。晁错为御史大夫,故曰三公。
[7]汤、武:殷汤王、周武王。
[8]隐匿:指偏僻。
[9]居:积蓄。
[10]“夫汉并”几句:《汉书》颜师古注:“言汉此时有二十四郡,十七诸侯,方轨而输,杂出贡赋,入于天子,犹不如吴之富也。”
[11]“转粟”几句:乡,方向。海陵,县名。有吴大仓。
[12]上林:即上林苑。
[13]长洲之苑:《汉书》注:“服虔曰:‘吴苑。’孟康曰:‘以江水洲为苑也。’韦昭曰:‘长洲在吴东。’”
[14]曲台:长安台,临道上。
[15]副:辅助。
[16]江、淮:长江、淮河。
【翻译】
试举兵力而言,吴国与汉朝相比较,就好比是蝇蚋依附在群牛身上,又好比是用腐肉来阻挡利剑,腐肉与剑锋一旦接触,就必然无成于事。天下听说吴国率领被削弱的诸侯起事,并愿意为维护先帝的遗约而提出责问,如今汉王亲自诛杀三公晁错,借以对前段削弱诸侯的过失表示歉意。这是大王的威望施及天下,而且功劳超越了商汤王、周武王。吴国虽居诸侯之位,但富厚殷实超过天子;吴国虽有偏僻之名,但积蓄储备超过中原。汉王朝共有二十四郡,十七个诸侯之国,四方运输,交错贡奉,运行数千里,车队在大道上络绎不绝,但汉王的珍宝异物比不上中国的府库山东;汉王朝由崤山以东辗转运粮调向西方,陆地粮车络绎不绝,水路粮船布满河道,但粮食之多比不上吴国海陵的粮仓;汉王整修上林苑,临时居住的行宫错杂其间,积聚玩好之物,圈围猎取禽兽,但比不上吴国的长洲之苑;汉王游览曲台,临驾上路,但比不上吴国以海水朝夕为池;汉王深壁垒,辅以雄关坚城,但比不上吴国长江、淮河的天险。这就是臣下为大王高兴的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