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夫以一缕之任,系千钧之重,上悬之无极之高,下垂之不测之渊,虽甚愚之人,犹知哀其将绝也。马方骇,鼓而惊之;系方绝,又重镇之。系绝于天不可复结,坠入深渊难以复出。其出不出,间不容发。能听忠臣之言,百举必脱。必若所欲为,危于累卵,难于上天。变所欲为,易于反掌,安于泰山。今欲极天命之上寿,弊无穷之极乐,究万乘之势,不出反掌之易,居泰山之安,而欲乘累卵之危,走上天之难,此愚臣之所大惑也。

【原文】

夫以一缕之任,系千钧之重,上悬之无极之高,下垂之不测之渊,虽甚愚之人,犹知哀其将绝也[1]。马方骇,鼓而惊之;系方绝,又重镇之。系绝于天不可复结,坠入深渊难以复出[2]。其出不出,间不容发[3]。能听忠臣之言,百举必脱。必若所欲为,危于累卵[4],难于上天。变所欲为,易于反掌[5],安于泰山。今欲极天命之上寿[6],弊无穷之极乐,究万乘之势[7],不出反掌之易,居泰山之安,而欲乘累卵之危,走上天之难,此愚臣之所大惑也。

【注释】

[1]“夫以”几句:李善注引《孔丛子》曰:“齐东郭亥欲攻田氏,子贡曰:‘今子,士也,位卑图大,殆非子之任也。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,上悬之于无极之高,下垂于不测之深;傍人皆畏其绝,而造之者不知,其子之谓乎!’”缕,线。任,承担。钧,三十斤。

[2]“马方骇”几句:李善注引《孔丛子》曰:“马方骇,鼓而惊之;系方绝,重镇之。马奔车覆,六辔不禁;系绝其高,坠入于深,其危必矣。”镇,重。

[3]间不容发:指成败得失,其间不容一根头发的差错。比喻情势危急到极点。

[4]累卵:指重叠起来的蛋很容易倒下打碎,比喻处境十分危险。

[5]反掌:把手掌反过来。

[6]上寿:高寿,长寿。

[7]究:竟,终。万乘:指君王。

【翻译】

一根绳索的承受力,系上三万斤的重物,其顶端悬挂在没有终极的高空,其尾端下垂至不可探测的深渊,即使是很愚笨的人,也知道为绳索的即将断绝而哀叹。马刚刚受惊,又击鼓而使马受惊,一定会使马奔车覆;与之同理,所系之绳快要断,又增加绳索承受的重量,一定会立即断绝。所系之绳在高空断绝不能再次联结,所系重物坠入深渊也难以再出。其避祸取福之计出与不出,必须当机立断,其间不容一根头发的差错。如能听取忠臣的谏言,举办百事必能尽免灾祸。如果一定要按自己的意愿去做,那就比把蛋重叠起来的情势更危险,比登上青天还困难。反之,改变原本想做的事,比反转手掌还容易,而且地位如泰山般安定。现在大王想断绝上天赐予的高寿,弃绝无穷的极乐,终结君王的权势,不采取容易的方法,不居泰山之安,而想登上危如累卵的险峰,走难如上天的道路,这就是愚臣为大王感到困惑的原因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加载中...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