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是以尊卑都鄙[1],贤愚勇惧[2],鱼鳖禽兽,闻之者莫不张耳鹿骇[3],熊经鸟申[4],鸱视狼顾[5],拊噪踊跃[6],各得其齐[7],人盈所欲。皆反中和[8],以美风俗[9]。屈平适乐国[10],介推还受禄[11],澹台载尸归[12],皋鱼节其哭[13],长万辍逆谋[14],渠弥不复恶[15],蒯聩能退敌[16],不占成节鄂[17],王公保其位,隐处安林薄[18],宦夫乐其业[19],士子世其宅[20]。
鱼喁于水裔[21],仰驷马而舞玄鹤[22]。
【注释】
[1]尊:美者。卑:丑者。都:美者。鄙:陋者。
[2]贤愚勇惧:贤者、愚者、勇者、怯者。惧,懦,怯。
[3]张耳鹿骇:像麋鹿受惊一样张耳细听。鹿骇,鹿性善惊,闻声逃逸,借喻为惶恐失措之状。
[4]熊经鸟申:本是古代导引养生之法,状如熊攀树,伸长脖子如自经而引气,像鸟飞在空中而伸脚。此指倾听乐曲时被吸引的表情状态。经,自经,伸长脖子引颈之状。申,同“伸”,伸脚。
[5]鸱视狼顾:道家养生导引之术。此以鸱鸮惊视、恶狼反顾之状。形容倾听音乐时的情态。
[6]拊噪:拍手欢呼,喜悦之意。踊跃:欢欣奋起之状。
[7]齐:分限,指适意。
[8]皆反中和:儒家中庸之道,认为能“致中和”,则无事不达于和谐的境界。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,发而皆中节谓之和……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。”反,同“返”。
[9]以美风俗:使风俗淳美。
[10]屈平适乐国:意谓屈原听见笛声也会回到楚王朝中享受快乐。屈原,名平,战国时楚国著名诗人。乐国,指安乐的处所。
[11]介推还受禄:介子推也会回到朝廷,接受晋文公的俸禄。介子推,也作“介推”,春秋晋国人。晋文公重耳在外流亡时,他曾跟从,颇有功劳。晋文公回国后,赏赐流亡时的从属,他没得到提名,就和母亲隐居在绵上山里。文公为逼他出来,放火烧山,他坚持不出,被焚死。事见《春秋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及《史记·晋世家》。
[12]澹台载尸归:澹台灭明闻笛而把儿子尸体从江中收回来。《博物志·史补》及注云:“澹台灭明之子羽死于江,弟子欲收而葬之。明止之曰:‘蝼蚁何亲?龟鳖何仇?’弟子曰:‘何夫子之不慈也?’对曰:‘生为吾子,死非吾鬼。’遂不收葬。”
[13]皋鱼节其哭:皋鱼闻笛而制哀哭。《韩诗外传》:“孔子出行,闻有哭声,甚悲。则皋鱼也,披褐拥剑,哭于路左。孔子下车而问其故。对曰:‘吾少好学,周流天下。以后吾亲死,一失也;高尚其志,不事庸君,而晚仕无成,二失也;少择交游,寡亲友而老无所托,三失也;夫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。往而不可反者,年也;逝而不可追者,亲也。吾于是辞矣。’立哭而死。孔子谓弟子曰:‘识矣!’于是门人辞归养亲者一十三人。”
[14]长万辍逆谋:南宫长万中止弑君的阴谋。南宫长万是春秋时宋大夫。当宋、鲁战争时,曾被鲁国俘虏,后被宋国赎回。一次与宋湣公下棋,为争行,湣公怒道:“你,是鲁国俘虏!”南宫长万感到羞辱,以棋盘打死了湣公。事见《史记·宋微子世家》。
[15]渠弥不复恶:高渠弥不再有行恶之心。高渠弥是郑国大夫。郑昭公为太子时,父亲庄公欲以高渠弥为卿,昭公很讨厌他,多次向庄公进谏,庄公不听。及昭公即位,高渠弥怕昭公杀自己,于是在一次出猎中,把昭公射死。事见《史记·郑世家》及《春秋左传·桓公十二年》。
[16]蒯聩能退敌:蒯聩听见笛声受触动而不与儿子为敌。《春秋左传·定公十四年》,卫灵公逐太子蒯聩,太子奔宋。至哀公二年,卫灵公卒,而立蒯聩之子辄为卫侯。晋赵鞅乃纳蒯聩于戚。至哀公三年,卫石姑帅师围之,父子争国,为仇敌。
[17]不占成节鄂:陈不占闻笛而成就节操,增长了勇气。《韩诗外传》:“齐人崔杼弑庄公,陈不占闻君有难,将往赴之。食则失哺,上车失轼。其仆曰:‘敌在数百里外而惧怖如是,虽往,其益乎?’占曰:‘死君之难,义也;无勇,私也。’乃驱车而奔之。至公门之外,闻鼓战之声,遂骇而死。君子谓不占无勇,而能行义,可谓志士矣。”鄂,通“谔”,直言。
[18]林薄:草木丛杂之处。此借指隐居之地。
[19]宦夫:仆隶之人。宦,仆隶。《国语·越语》:“(越王)与范蠡入宦于吴。”注曰:“宦,为臣隶也。”
[20]士子:青壮男子。世其宅:继其家世。世,继承。李善注引《淮南子》曰:“古者至德之时,农安其业,大夫安其职,而处士修其道。”即各守职分。
[21]
(xún):鲟鱼。喁(yóng):鱼嘴向上露出水面。水裔:水边。此句指鲟鱼露出水面倾听笛声。
[22]仰驷马而舞玄鹤:言笛声奏起,驷马仰首倾听,玄鹤欣然起舞。驷马,古代一车套四马。《韩诗外传》:“昔伯牙鼓琴,而渊鱼出听;瓠巴鼓琴,而六马仰秣。”《尚书大传》:“虞舜歌乐曰:和伯之乐舞玄鹤。”
【翻译】
所以尊者、卑者、美者、丑者,以及贤者、愚者、勇者、怯者,甚至鱼、鳖、禽、兽,无不像麋鹿受惊那样张耳细听,像熊攀树引颈,像鸟在空中伸足那样注意倾听,都像鸱鸮惊视、恶狼反顾那样被笛声吸引,他们拍手称快,踊跃奋起,个个得以适意,人人满足其好。从而都达到和谐的境界,使风俗得以淳美。听到那笛声,屈平会回到楚王宫廷享受欢乐,介子推会回到朝廷接受晋文公的俸禄,澹台灭明会把儿子尸体从江中收回,皋鱼会改变心情节制哀哭,南宫长万会中止弑君阴谋,高渠弥也不会再有杀害昭公之恶心,蒯聩会因感动而退去与子为敌之心,陈不占也会成就大义不再怯懦,王侯公爵将安保其位,隐居处士将乐居山林,仆隶之人将喜欢他的职业,青壮之人将继其家世。笛声会引得鱼嘴露出水面,驷马仰首倾听,玄鹤欣然起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