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惟
笼之奇生兮[1],于终南之阴崖[2]。托九成之孤岑兮[3],临万仞之石磎[4]。特箭、槁而茎立兮[5],独聆风于极危[6]。秋潦漱其下趾兮[7],冬雪揣封乎其枝[8]。巅根峙之
刖兮[9],感回飙而将颓[10]。夫其面旁则重
增石[11],简积
砡[12]。兀嵝狋
[13],倾昃倚伏[14]。庨窌巧老[15],港洞坑谷[16]。嶰壑浍
[17],
窞岩
[18]。运裛窏洝[19],冈连岭属[20]。林箫蔓荆[21],森椮柞朴[22]。于是山水猥至[23],渟涔障溃[24]。
淡滂流[25],碓投瀺穴[26]。争湍苹萦[27],汩活澎濞[28]。波澜鳞沦[29],窊隆诡戾[30]。
瀑喷沫[31],奔遁砀突[32]。摇演其山[33],动杌其根者[34],岁五六而至焉[35]。
【注释】
[1]惟:有。
(zhōng)笼:竹名。可作笛。奇生:指奇特的生长环境。
[2]终南:终南山。秦岭山峰之一,在陕西西安南。阴崖:山北。《周礼·大司乐》:“阴竹之管,龙门之琴瑟……于宗庙之中奏之。”崖,通“厓”,山边。
[3]托:寄托。九成:九重,九层。形容极高。李善注:“郭璞曰:‘成,亦重也。言九者,数之多也。’”孤岑(cēn):孤峙的山峰。岑,小而高的山。
[4]仞:量词。古代八尺为仞。磎(xī):山谷。
[5]特:但,只。表示突出之意。箭、槁:李善注:“二竹名也。”茎立:茎竿挺直。
[6]聆风:听风声。聆,听。极危:极险峻的山峰。
[7]秋潦(lǎo):秋天的雨水。潄:洗涤,冲刷。下趾:指竹子下边的根。
[8]揣(chuǎi)封:拥护。揣,积聚貌。
[9]巅根:指扎根在山巅的竹子。峙:耸立。
刖(niè yuè):危貌。
[10]感:触。回飙:回旋的大风。颓:坠落。
[11]面旁:前后左右。重
(yǎn):重叠的山峰。
,山峰。增石:层石。增,通“层”。
[12]简积:堆积。简,多,大。
砡(yūn yù):石峰齐头貌。
,头大貌。
[13]兀嵝(lǒu):高耸特出之貌。兀,高耸状。嵝,山巅。狋
(níng):犬牙交错貌。狋,犬怒貌。
,《中华大字典》作“觺(yí)”,为是。
,角。
[14]倾昃(zè)倚伏:倾侧倚伏。
[15]庨窌(xiāo liáo):深空貌。巧老:也作“窐寥”,深空貌。
[16]港洞:相通,相连。
[17]嶰(xiè)壑:山涧。浍
(kuài duì):沟壑深平之貌。浍,水渠。
[18]
窞(kǎn dàn):山势重叠之貌。李善注:“
,即‘坎’也。”岩
(fū):悬岩覆下,窟穴深暗。《广雅》:“
,窟也。”
[19]运裛(yì):回绕缠连。裛,缠绕。窏洝(wū è):低曲不平貌。
[20]冈连:冈岭相接不断。属(zhǔ):连接。
[21]箫:李善注:“箫,与筿(xiǎo)通。”《说文解字》:“筿,小竹也。”蔓荆:木名。生于水滨,苗茎蔓延,长丈余。
[22]森椮(sēn):树木高大繁茂的样子。柞(zuò)朴:柞木丛生。柞,柞树。朴,丛生的树木。
[23]猥至:指山水汇集而来。猥,堆积。
[24]渟涔(tíng cén):鱼池。渟,水聚积不流。涔,鱼池。障:堤防。
[25]
(hàn)淡:水摇荡貌。滂流:大水涌流。
[26]碓投:形容水流冲击岩穴,如碓舂米一般。碓,古时舂米的石臼。投,撞击。瀺(chán)穴:水注冲入岩穴。
[27]争湍:急浪。苹萦:水流回旋之貌。
[28]汩(yù)活:水急流貌。澎濞(pì):瀑流奔腾的声响。
[29]波澜鳞沦:波澜泛起,形成鱼鳞般此起彼伏的波轮。澜,《尔雅》:“大波为澜。”沦,水之波纹。
[30]窊(wā)隆:高下起伏貌。诡戾:差异貌。
[31]
(hào)瀑:水沸涌。喷沫:喷溅飞沫。
[32]奔遁:水流奔走。砀(dàng)突:冲撞,抵触。
[33]摇演:摇荡。
[34]动杌:摇动。杌,摇。
[35]岁五六而至:指大水每年夏五、六月而至。《水经注·江水》曰:“至于夏水襄陵,沿泝阻绝。”五、六月正当夏水暴至之时。
【翻译】
笼美竹的奇材呵,生长在终南山的北崖。寄托于九重孤峙山峰呵,下临万仞深邃的石谷。箭、槁二竹的茎竿挺立呵,独自倾听风声于山巅。秋水冲刷着它的须根呵,冬雪封护着它的枝叶。扎根于峰巅的竹子岌岌可危呵,经受狂风摇撼像要倾坠。其前后左右是重岚叠岩,怪石堆积。石峰高耸、犬牙交错,倾侧倚伏。涧溪深空,坑谷相连,沟壑深平,石坎层层,岩穴幽暗。山势回绕缠连,低曲不平,冈连冈,连绵不断。小竹林与蔓荆丛杂,柞栎与朴木叶茂枝繁。有时山水汇集而来,涧水涨溢,冲决堤防。山洪奔泻,大水涌流,如碓舂米,冲击岩穴。急湍争流,惊涛回旋,奔腾喧嚣,汹涌澎湃。波澜起伏,激起鳞般波轮,洪峰涌来,此起彼伏。沸涌飞溅,奔腾撞击,摇撼山岩,冲动竹根。此种情形,每年五、六月份就会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