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选

《文选》,又称《昭明文选》,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。汉魏以来,文人别集日益繁多,学者难以遍读,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。《文选》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,收录了上起周代,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,按体裁分为赋、诗、骚、七、诏、册、令、教、文(策文)、表、上书、启、弹事、笺、奏记、书、移、檄、对问、设论、辞、序、颂、赞、符命、史论、史述赞、论、连珠、箴、铭、诔、哀、碑文、墓志、行状、吊文、祭文等三十八类,其中赋、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。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。
余昔为太子洗马,贾长渊以散骑常侍东宫。积年,余出补吴王郎中令。元康六年,入为尚书郎,鲁公赠诗一篇,作此诗答之云尔。

【原文】

余昔为太子洗马[1],贾长渊以散骑常侍东宫[2]。积年[3],余出补吴王郎中令[4]。元康六年[5],入为尚书郎,鲁公赠诗一篇,作此诗答之云尔。

伊昔有皇[6],肇济黎蒸[7]。先天创物[8],景命是膺[9]

降及群后[10],迭毁迭兴。邈矣终古,崇替有征[11]

在汉之季[12],皇纲幅裂[13]。大辰匿耀,金虎习质[14]

雄臣驰骛[15],义夫赴节[16]。释位挥戈,言谋王室[17]

王室之乱,靡邦不泯[18]。如彼坠景[19],曾不可振[20]

乃眷三哲[21],俾乂斯民[22]。启土虽难[23],改物承天[24]

爰兹有魏[25],即宫天邑[26]。吴实龙飞[27],刘亦岳立[28]

干戈载扬,俎豆载戢[29]。民劳师兴,国玩凯入[30]

天厌霸德[31],黄祚告舋[32]。狱讼违魏,讴歌适晋[33]

陈留归蕃,我皇登禅[34]。庸岷稽颡[35],三江改献[36]

赫矣隆晋[37],奄宅率土[38]。对扬天人,有秩斯祜[39]

惟公太宰,光翼二祖[40]。诞育洪胄,纂戎于鲁[41]

东朝既建[42],淑问峨峨[43]。我求明德[44],济同以和[45]

鲁公戾止[46],衮服委蛇[47]。思媚皇储,高步承华[48]

昔我逮兹,时惟下僚[49]。及子栖迟[50],同林异条[51]

年殊志比,服舛义稠[52]。游跨三春,情固二秋[53]

祗承皇命[54],出纳无违[55]。往践蕃朝[56],来步紫微[57]

升降秘阁,我服载晖[58]。孰云匪惧,仰肃明威[59]

分索则易[60],携手实难[61]。念昔良游,兹焉永叹[62]

公之云感,贻此音翰[63]。蔚彼高藻[64],如玉之阑。

惟汉有木,曾不逾境[65]。惟南有金,万邦作咏[66]

民之胥好[67],狂狷厉圣[68]。仪形在昔[69],予闻子命。

【注释】

[1]太子洗马:太子属官名。

[2]贾长渊以散骑常侍东宫:六臣本“贾长渊”前有“鲁公”二字,“常侍”后有“侍”字。

[3]积年:据诗中所述,陆机与贾谧同在东宫历三个年头。

[4]吴王:指吴王司马晏,字平度。武帝第二十三子,封吴。

[5]元康六年:296年。元康,晋惠帝年号(291—299)。

[6]伊:语首助词。有皇:李周翰注:“谓三皇。”

[7]肇:始。黎蒸:黎民百姓。

[8]先:犹尊。

[9]景:大。膺:当。

[10]群后:群君。后,指国君。

[11]崇替:犹兴亡。征:证。

[12]季:末。

[13]幅裂:像布匹被撕裂一样。吕延济注:“皇家纲纪如帛幅分裂,谓其群雄分其土地。”

[14]“大辰”二句:六臣本“大”作“火”,“习”作“曜”。“火辰”即心星。金,指金星。虎,指西方白虎七宿中的昴宿。古人认为火星隐匿光辉,金星进入昴宿,金昴相迫,则生兵乱。

[15]骛(wù):交驰。

[16]赴节:谓赴其忠节,拯救汉朝。

[17]“释位”二句:张铣注:“天子有难,则诸侯释去其守位,动用干戈,以谋匡救王室也。”

[18]“王室”二句:是说王室发生动乱,下属各邦国没有不灭亡的。

[19]坠景:落日。

[20]曾:乃,表强调语气。

[21]眷:顾念。三哲:李善注:“刘备、孙权、曹操也。”

[22]俾:使。乂(yì):治理。

[23]启土:开启疆土。指开国。

[24]改物承天:谓改朝换代乃是上承天命。

[25]爰:于是。

[26]即:就。天邑:国都。

[27]吴:指孙吴。龙飞:如龙飞腾。

[28]岳立:如山岳耸立。贾谧赠诗中有“南吴伊何,僭号称王”句。陆机这里的答句则有尊吴之意。

[29]俎(zǔ)豆:都是古代祭祀时用盛祭品的礼器。此借指礼。戢(jí):收敛。

[30]玩:赏。凯入:奏凯歌而返。

[31]霸德:指以武力征服别人的思想行为。

[32]黄祚:指曹魏的国运。阴阳家用五德终始说来解释王朝兴替的原因,曹魏属土德、色黄,故称其为“黄祚”。舋:同“衅”,征兆。

[33]“狱讼”二句:这二句说官司案件都不找曹魏裁决,一片讴歌之声都朝向晋室。意思是指魏王室不得民心,人心都归向司马氏。典出《孟子·万章》述舜得天下事。违,离去。适,到。

[34]“陈留”二句:魏元帝曹奂于咸熙二年(265)禅位于晋武帝司马炎,晋封曹奂为陈留王。归蕃,指曹奂离京去其封国。

[35]庸岷:代指蜀。庸,古国名。三国时地属蜀国。岷,岷山,也在蜀境。稽颡(qǐ sǎng):古代额触及地的跪拜礼,用于居丧答拜或请罪投降,表示极度悲伤惶恐之意。

[36]三江:指吴地。改献:改变奉献的对象。此指吴地归晋。

[37]赫、隆:皆盛美貌。

[38]奄:大。宅:居。率土:犹言四海之内。《诗经·小雅·北山》:“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。”

[39]“对扬”二句:这二句意思是说从晋朝建立以来,贾家就深受皇恩,贵盛无比。所以下文紧接着就追述贾谧先人的勋业。天人,指天子。秩,官吏的职位和品级。祜,福。

[40]“惟公”二句:贾充曹魏时亲附司马氏,参与了司马氏篡夺权力的密谋,为晋太祖司马昭、世祖司马炎宠信,官至尚书令。太宰,指贾充。翼,羽翼。引为辅佐之意。

[41]“诞育”二句:刘良注:“洪胄,谓长子,即谧也。纂,继;戎,大也。”按,贾谧是贾充小女儿嫁河南尹韩寿所生,贾充子名黎民,幼时即亡,后来生子亦未养成,遂无胤嗣。充死后,其妻郭槐奏请晋武帝,说充遗意是以韩谧作为黎民之子入嗣袭封,遂封为鲁公。这二句即是说贾(韩)谧是以贾充长支的身份继承爵位的。

[42]东朝既建:指立太子。东朝,东宫。

[43]淑问:美好的名声。峨峨:比喻声望崇高。

[44]我:指太子。明德:指德行美好之人。

[45]济同以和:同心同德,和睦相处。

[46]戾止:到来。

[47]衮服:古代皇帝和上公的礼服。委蛇(yí):庄重从容之貌。

[48]“思媚”二句:这二句说贾谧很爱皇太子,经常出入于承华门。按,贾谧之母贾午,是惠帝皇后之妹。媚,喜爱。

[49]“昔我”二句:这二句说自己那时正是太子的部下。逮,及。下僚,部下。

[50]及:和。子:指贾谧。栖迟:游息。

[51]同林异条:李善注:“俱在东宫,故曰‘同林’。而贵贱殊隔,故曰‘异条’。”

[52]“年殊”二句:吕延济注:“谧少机老,故曰‘年殊’。相与为友,故曰‘志比’。爵秩各异,故曰‘服殊’。志相善,故曰‘义稠’。”舛(chuǎn),差异。五臣本作“殊”。

[53]“游跨”二句:说自己和贾谧相处已历三个春天,情谊牢固已两年了。

[54]祗(zhī):敬。

[55]出纳:出入。

[56]往践蕃朝:指自己出补吴王郎中令。

[57]来步紫微:指自己元康六年(296)回京任尚书郎。古人以紫微星垣比喻皇宫。

[58]“升降”二句:这二句说自己任职于尚书省,穿着很有光彩的官服。升降,谓上下出入。秘阁,指尚书省。

[59]仰肃:仰敬。

[60]索:散。

[61]携手:谓相聚。

[62]“念昔”二句:这二句是重述出补吴王郎中令时的相思之情。兹焉永叹,这就令人长叹。

[63]贻:赠。音翰:指贾谧的赠诗。

[64]蔚:谓文采华美。高藻:高妙的文辞。

[65]“惟汉”二句:李善注:“贾谧赠诗云:‘在南称柑,度北则橙。’故答以此言。”《周礼·考工记》:“橘逾淮而北为枳。”与下注互参。

[66]“惟南”二句:李善注:“木度北而变质,故不可以逾境。金百炼而不销,故万邦作咏。贾戒之以木,陆自勖以金也。”按,陆机以南人入北,颇遭歧视,故贾诗云“在南称柑,度北则橙”。陆答以“惟南有金”二句,兀傲之气可见。

[67]胥(xū):相。

[68]狂狷:《论语·子路》:“不得中行而与之,必也狂狷乎?狂者进取,狷者有所不为也。”包咸注:“狂者进取于善道,狷者守节无为。”狂狷谓激进与拘谨保守,俱各有所偏失。厉:砥砺。

[69]仪形在昔:谓古代圣贤已有表率。仪形,犹仪表。

【翻译】

从前,我任太子洗马时,鲁公贾长渊以散骑常侍的身份也在东宫侍奉太子。过了几年,我补任吴王的郎中令离开了京城。元康六年,又回到京城担任尚书郎的职务,鲁公赠我诗作一篇,我写作这首诗酬答他。

还是在那远古的三皇时代,就已开始拯救黎民苍生。浩浩上天创造了世间万物,奉天承命承担了治民重任。

可是到了后世历代君主,帝王基业有的毁亡有的兴盛。从远古一直算到当今天,王朝的更迭替代皆史有明证。

就在刘汉王朝的末年,皇家纲纪败坏疆土裂分。心星的光辉渐渐消隐,金虎相迫则生兵乱。

英雄豪杰跃马翩翩纵横驰骋,义夫节士勇赴国难赤胆忠心。纷纷离开职守而兵戎相见,都说是为匡救王室重振乾坤。

在朝廷之内发生了祸乱,没有哪个邦国能够生存。就像那西沉的太阳,任谁也不能够使它回升。

于是人们寄希望于三哲,望他们能够拯救天下众生。开国安邦虽说是十分困难,也只得改朝换代顺天应民。

于是先有了魏国建立,定都于中原即位登基。孙吴也像那巨龙飞腾,刘备也如同山岳耸峙。

三国之间你征我伐刀兵高举,忙于军事谁还讲究文德礼仪。不惜劳动黎民大举兴师,最爱听胜利归来凯歌声起。

老天也厌弃这种霸道作风,魏国国运渐渐露出衰败迹象。人心再也不肯朝向曹魏,一片歌声都是把晋王颂扬。

魏帝让位去了陈留封国,我皇登践大位接受了禅让。蜀地岷山低头跪拜臣服,吴地三江纳贡称臣归降。

伟大光辉的大晋王朝啊!一统天下拥有辽阔的领土。禀受王命称扬天子的恩德,您身居高位享受齐天洪福。

您的先人贾公身为太宰,地位显赫辅助了太祖和世祖。他养育了您这样杰出的后代,继承前人事业袭封为公爵。

自从太子议立居住在东宫,美好的名声如同山岳高耸。太子希望求取具有美德之人,以便融洽相处休戚与共。

鲁公奉命侍奉太子来到东宫,朝服端正礼节具备恭敬稳重。全心全意与太子亲密相处,出入于承华门中仪态从容。

当年我也在东宫侍奉太子,担任的是太子洗马一职。我和您好像飞鸟同宿一林,只是我处低条您在高枝。

我们年龄悬殊却志趣相投,职位不同却有深厚的情义。我们交游时跨三个春天,感情牢固中经两个秋季。

对于皇命我向来谨慎遵循,进进出出从不违犯半分。当年受命前往藩国任职,今又应诏重新返回京城。

任职为尚书郎出入于内廷,身着漂亮的朝服光彩照人。谁说我不是心存敬畏,仰视天子威严怎不肃然起敬。

感慨分手离别那么容易,要想重逢携手相欢多么困难。回忆往昔在一起美好的交游,不禁感慨不已大发长叹。

贾公您也说有感于此,所以赠送给我这首诗篇。文辞是这样的高雅华美,如同纯洁的白玉。

美丽的橘树生长在江汉,移植北方就不再结出橘柑。但我们南国也出产黄金,千锤百炼永不变质谁不赞叹!

好朋友本当有劝勉之责,互相砥砺纠正偏失追效圣贤。古代先贤已经做出了表率,聆听您的指教使我获益匪浅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