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铄,字休玄,刘宗文帝第四子。元嘉十六年(439)封南平王,翌年都督湘州诸军事,不之镇,领石头城戍事。元嘉二十七年(450)随文帝北伐,于寿阳败绩,翌年授散骑常侍、抚军将军,领兵戍石头城。元嘉三十年(453)刘劭弑文帝自立,以休玄为开府仪同三司。宋武帝入统,休玄归之,进侍中、司空。休玄不推事孝武帝,且为刘劭所任,孝武衔之,下药于食中毒杀之,时年二十三,追赠侍中、司徒。今存诗十首,其中五言诗九首。锺嵘《诗品》列刘铄为下品,谓其希慕宋孝武帝“雕文织彩,过为精密”之诗。观刘铄诗,亦多为字俳句对,雕刻有过,且显轻巧,为宋孝武一途耳。
拟古二首
拟行行重行行
《行行重行行》为《古诗十九首》之首篇。拟诗之主旨,评说有异:张铣曰:“此篇叙闺人思远之意。”逯钦立《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》引《宋书》本传曰:“铄未弱冠,拟古诗三十余首,时人为亚迹陆机。”似谓此诗属闺思一类;而何焯《义门读书记》则曰:“二诗(按,此诗及《拟明月何皎皎》)亦惧孝武之猜忌而作。”似另有寄托。若以刘铄附逆劭而孝武衔之的际遇看,以“有寄托”观此诗,则更有玩味之处。此诗运笔,于光华《重订文选集评》引孙月峰语曰:“姿态虽浓,要不失纤冶,有古诗为墙壁,驱运自易。”此亦合于锺嵘“雕文织彩”“轻巧”之论。